​全网爆火的「中式恐怖」,该下架了

全网爆火的「中式恐怖」,该下架了

▣ 公号:Sir 电影(ID:dushetv)作者:毒 Sir

听说过她吧——

女版杨永信。

又名,不插电版杨永信。

号称是 " 名师家访 ",但实际上是上门打砸抢。

可怕的不是教育变成了一场生意。

而是教育,正在制造病人。

1

江苏,一个初二的男生刚起床,玩了二十分钟手办。

哎大意了。

一时没想起来——

房间早就被装了摄像头,自己正被一个叫赵菊英的女人监视着。

赵菊英何人?

她自称 33 年资深教育专家,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个矩阵号,里面发布了许多她的 " 一对一指导学习 " 案例。

江苏这位喜欢手办的初二男生,就是她的其中一个辅导对象。

那赵菊英是怎么辅导的呢?

只见她冲进了男生的房间,并给了他一个榔头,要求他自己砸掉自己的高达模型。

见男生砸得不够坚定。

赵菊英非常熟练地羞辱道——

" 手办是你爹吗?玩这个能提高成绩吗?早上就起来玩手办,脑子被驴踢了?"‍

砸完手办,还不忘让男生把墙上的 " 梦想 " 都念一遍——

昆山中学→政法大学→哈佛大学

另一个案例,来自四川。

这个女生也是初二,她是重度漫画迷,书桌上摆满了收藏的卡片、周边、盲盒。

赵菊英随手抄起一本——

鬼灭之刃?淘气包马小跳?

在她看来,都是漫画,没啥区别。

初二了竟然还在看小人书。

很快,所有和学习 " 无关 " 的东西,统统被丢到了垃圾箱。

但赵菊英还嫌不够。

她跟着家长一起,目送着孩子下楼,确定她全扔了,才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想想看有人突然冲进你家,把你最喜欢的收藏全部扔掉,整个人都要高血压了。

这位赵菊英宣称的是 " 天才教育 ":

她的儿子 "2 岁识两千多个汉字,3 岁背完 150 本纯英文世界名著,8 岁跳级读四年级,自学西班牙语、法语 ……"

但实际上是——

" 灭绝教育 "。

绝情灭欲,不受手办、漫画、偶像等一切流行文化等诱惑。

倡导 " 人人都是天才 "。‍‍‍‍‍‍‍

如果你不是,那一定是逼得还不够狠。

相比于杨永信,赵菊英是软性的,没有电击、囚禁。‍‍‍‍‍

但胁迫她 " 教学 " 的第一大要素—— ‍‍‍

赵菊英以 " 名师 " 的牌匾,机构人员在一旁陪同录像,父母全程坐镇。‍‍‍‍‍‍

最后,还是被逼无奈亲手砸毁了自己的玩具。

赵菊英背后,是庞大的市场。

她所做的生意,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就如同 " 双减 " 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作业量减少了,家长就要开始给孩子找辅导班和家教。

因为减负并不能实际地减小竞争压力。‍‍‍‍‍‍

这是转移了补课地点,从校内转移到校外,还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在过去,拼命内卷上强度的年代,抓学习和抓作风是双管齐下的。

一边老师填鸭教学,另一边是班主任、校领导开始抓早恋、没收手机、剃刘海、缴课外书 ……

而在双减的同时," 躺平 " 的学校,在家长眼里管得太松了。

他们需要像请家教一样,购买额外的服务,去承担过去的学校那样的 " 军事化管理 " 职能。‍‍‍‍‍‍

于是,赵菊英应运而生。

" 制造病人 ",Sir 并不夸张。

Sir 难以想象这些孩子会经受怎样的心理创伤,与父母的关系会出现怎样的裂痕,甚至,还有更远的、也是更不被人在乎的—— ‍‍‍‍‍‍‍‍

孩子不仅在失去快乐。‍‍‍‍‍‍‍‍‍‍

可能也会失去快乐的能力。

他们只被告诉要学习、考试、上大学,却从不知道也没感受过为了什么而奋斗,因为那些能让他们快乐起来的东西,全都被毁灭了,被当作毫无意义的东西。

也许未来他们真的考上了名校。

但一切的成功,好像都换不回快乐。‍

勤奋且痛苦,优秀但抑郁——好像是东亚孩子一辈子要面对的课题。‍

2

赵菊英红了。

有关部门说会展开调查。

但其实,并不需要太多调查——

从视频里看,她的受众大多来自教育资源没那么丰富的二三线城市,而向她求助的家长,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专制。

毕竟,他们还愿意给孩子看闲书、买玩具的空间和自由。

也就足以说明——

他们不是不想尊重孩子,而是生存的焦虑,让他们在减负的今天,彻底失去了方向。

比起专制和粗暴,Sir 觉得赵菊英的信徒,更大的核心标签是盲从。

很多人说赵菊英是 " 女版杨永信 "。

但其实,就算是把孩子送去豫章学院的家长,真就那么冷漠?

Sir 觉得,他们心里最多的是 " 爱 " 和自我感动。

就像《阳光普照》的父亲。‍

他有一个学习优秀的儿子,他认为这都是他的功劳。‍‍

他会不时给儿子灌输他的成功学道理:

会给他一本本写有激励话语的笔记本:

但儿子,一本也不想用。

那一摞笔记本,都是空的。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懂事的孩子整理好床铺,悄悄地从阳台跳下去 ……‍‍‍‍

直到儿子死后。

父亲也想不通,听话的儿子为什么会跳楼,他明明给儿子铺好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道 ……‍‍‍‍‍‍‍‍‍‍‍‍‍‍‍

与其说赵菊英是一个女版杨永信。‍‍

不如说,世界是个巨大的杨永信。‍‍‍‍‍

从社会、学校、家长,都热衷于 " 改造 ",都声称是 " 为你好 "。‍‍‍‍‍‍‍‍‍‍‍

内卷,早就被前置了。

以前 Sir 读大学的时候,还有一个说法叫,再怎么累,熬过高考就轻松了。

现在呢?

高考完了,你得盯着张雪峰的直播,因为志愿填错,专业选错,城市选错,整个人生都可能是错;

上大学了,你得早早计划自己要走哪条路,要考公,就要大一开始准备;要考研,就要选好学校和赛道;要就业,那就拼命攒学分、尽快上完课,早点出去实习 ……

中国人的一生,是被时间异化的一生,是只有延迟没有满足的一生,是想都不敢想 gap year,甚至 gap day 的一生。

赵菊英走红后。

年轻网友火速占领评论区——

他们晒出自己的模型和证书,证明就算沉迷手办、漫画、二次元这些 " 不务正业 " 的爱好,也不影响学习和工作,更不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人。

"211 本硕连读请战 "。

" 高中数学一直第一求教育 "。

特别声明:浙江 IP。

从小喜欢玩刀画画,一不小心成了非遗传承人。

从小到大玩模型,一不小心成了火箭工程师。

还有玩出了一个小目标的工业设计师。

网友的逆反,不仅仅是面对一个赵菊英。

而是源自我们最熟悉的——

以牺牲之名,行控制之实的中式教育。

审判你的爱好。

打击你的自信。

贬低你的未来。

的确。

越没本事的家长,越会乱投医。

他们没有人脉资源,甚至没有格局和视野,去规划靠谱的路子,所以只能求助于这样的 " 名师 "。‍‍

越教不了真东西的老师,才会用打压、贬低的方式。

会学的人也会玩,这句话不假。‍

但 Sir 还是要说——

网友们也陷入了一种 " 只有学好了才能玩 " 的前提条件。

他们在反驳时,拿出的证据也是——你看我也玩,但我就很优秀,我也能成功。‍‍

这仍然是以成功为第一正当性的逻辑,好像只有先证明自己成功了,才能反驳赵菊英。‍‍

这背后又隐藏着两种残酷。

第一。

玩得好又学得好,很可能是享有了更好教育资源的人。‍‍‍‍‍‍

比如家里面能请得起好家教又能花钱培养兴趣爱好,或者北京上海的学生比起 " 山河四省 " 的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不耽误玩。

第二。

能够轻松兼顾学和玩,本身就已经够有天赋了。‍‍

那么我们想问的是,那些没有卓越的教育资源,天资也一般的广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是否就只剩下 " 赵菊英 " 了?

这就是笼罩在我们头上最大的一张网——

除了优秀,主流价值观好像从不给我们第二种活法。

3

说到底。

赵菊英,可能只是一场满足家长需求的角色扮演。

但信奉赵菊英的家长,本质在相信什么呢?

在赵菊英的视频,有一个例子被网友反复敲打——

在说到《鬼灭之刃》的时候,她把人家打成 " 没文化的垃圾 ",然后开始推荐起自己认为有益的书——

《海的女儿》《基督山伯爵》《繁星 · 春水》。

到这,好像都没问题。

直到,她说出了《哈利 · 波特》。

90 后纷纷笑了。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哈利 · 波特》可不是什么推荐书目,完全就是会被老师、家长没收的 " 闲书 "。

当家长把孩子交给赵菊英,他们信任的不仅是赵菊英,更是希望赵菊英把学校教育的那一套,全部照搬到家里来。

看课外书是不好的。

只要你看的是学校推荐的,老师要求的,那又是好的。

好和坏的标准,就是是否有用,而这个有用,又必须得到学校和官方的认可。

至于孩子自己喜欢的?

这些大人根本懒于理解。

因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孩子跟其他人不一样。

但这些家长也无法解释——

自己为什么那么害怕孩子有个性。

或许,是从我们的整个环境,那些最保守、顽固、狭隘的力量,越来越喜欢审判 " 不一样 " 开始。

二次元爱好者。

穿着 cosplay 服装坐地铁,会被工作人员拒绝。

甚至会有人朝你大吼:

你穿日本鬼子的衣服,你是不是中国人?

参加音乐节。

举的是国旗,唱的是国歌,但依然有人说——

你们摇头晃脑的,肯定是被光明会洗脑了。

好吧。

如果出格的事情都不做,只是安安静静买票,欣赏一场演出呢?

哦?

看的是杨丽萍?

那就又跑出来一群人煞有其事地讨论:

尺度大,色情演出,建议封杀。

或许有人反驳。

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声音,没什么值得在意。

但问题就在于——

这些声音是那么不正常。

却总是能横行霸道,占据舆论场的上风。

就像赵菊英的教育。

明明大部分网友都能看出来问题,但就是有家长去付费,坚信这样是为了孩子好。

信赵菊英的家长,信的不是赵菊英,不是霸凌教育。

而是枪打出头鸟的氛围。

主流语境里。

亚文化,小众人群,存在争议的新事物 …… 还有地位吗?

容错率越来越低的社会里。

个性,创造力,说出和大多数不同的意见 ……

还是被提倡、被保护、被珍视的品质吗?

比起家长迷信赵菊英。

Sir 更觉得悲哀的,是孩子们的反应。

他们几乎不反抗,甚至不敢介绍自己的爱好。

看着他们那乖巧的沉默。

Sir 想起了电影《看上去很美》。

混不吝的王朔,是上一代人叛逆的代表。

而他的出头,也代表了大众文化最开放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过的自由度和容错率。

电影里。

方枪枪留着跟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的小辫子。

老师用小红花来利诱他,但他还是不愿意剪。

直到有一天。

老师二话不说,使计剪掉。

方枪枪开始用调皮捣蛋,用煽动其他孩子不配合,来对抗幼儿园的暴力统治。

结果呢。

方枪枪的 " 起义 " 没有成功,反而被其他小朋友疏远、杯葛。

三十年前的王朔,把幼儿园比喻成整个中国社会,将剪辫子比喻成个性被修剪,将小红花比喻成符合主流价值的荣耀。

然而今天的创作者,如果要再写一遍《看上去很美》,会是怎样?

看着赵菊英视频里的孩子。

看着舆论场上,愈发无力和沉默的我们自己。

或许。

我们不会再相信幼儿园里,可以有方枪枪,方枪枪能留小辫子。

因为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就先自我审查,剪掉孩子身上的所有 " 危险因素 "。

放眼看现在这个社会——

当一个方枪枪被管制,荧幕前的我们,还会质疑唐老师吗?

还是说。

我们会选择理解唐老师,成为唐老师?

本文授权转载自 Sir 电影(ID:dushetv),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同类推荐

​别管,是我执意要嗑他俩的

​别管,是我执意要嗑他俩的

别管,是我执意要嗑他俩的 编辑:AKA.我又出生了 点开之前,我没意识到会这么好嗑 好的,橘承认,被《旅行任意门》狠狠going了! 开播前以为就是一档对眼睛很...

​李胜利与友人聚餐

​李胜利与友人聚餐

李胜利与友人聚餐 【#李胜利与友人聚餐#】#李胜利喝酒#4月23日,李胜利的友人晒出一则李胜利聚会中的视频。视频中,李胜利穿黑衬衫戴墨镜,摇晃着酒瓶。 据...

​杨丞琳苏州演唱会限定服装演唱《暧昧》

​杨丞琳苏州演唱会限定服装演唱《暧昧》

杨丞琳苏州演唱会限定服装演唱《暧昧》 杨丞琳苏州演唱会限定服装演唱《暧昧》杨丞琳苏州演唱会限定服装演唱《暧昧》曾经青涩暧昧的心酸,如今在大合唱的...

​杨超越微博视界大会明工作室出图……

​杨超越微博视界大会明工作室出图……

杨超越微博视界大会明工作室出图…… 杨超越微博视界大会明工作室出图……#杨超越丝绒雾霭蓝礼服造型##微博视界大会明星工作室出图# 杨超越微博视界大会明...

​《人兽杂交》如此疯狂地科幻片。

​《人兽杂交》如此疯狂地科幻片。

《人兽杂交》如此疯狂地科幻片。 今天,壹则小编与大家分享一部加拿大的科幻片《人兽杂交》。而且,小编个人认为,这部科幻片的剧情十分疯狂。 虽然评分不...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