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文和亲爸断联10年,:原生家庭糟糕不影响他们变好
于文文和亲爸断联10年,:原生家庭糟糕不影响他们变好
文 | 米粒妈
提起于文文,你对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怼宁静、噎那英的名场面,让米粒妈一直觉得她是一个 " 拽姐 "。
可看了综艺《我家那闺女》,没想到的是,她酷酷的态度,不仅仅对新认识的人,连父母也是一样。
吃饭时朋友问到,妈妈知不知道你搬到长沙,于文文淡定地回复:不知道,可能节目播出后就知道了吧。
在朋友都表示震惊的时候,她慢悠悠地说,自己平时很少和妈妈交流,至于爸爸,更是将近 10 年没有联系。
这下不仅朋友意外,演播室的观察嘉宾也很震惊,因为在大大咧咧、开朗直爽的于文文身上,一点儿都看不出缺乏父母的关爱。
可事实上父母离婚后对她基本不闻不问,她本人也和父母不亲密,并不幸福的原生家庭,难道只对她没有影响?
于文文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母亲留给她的记忆更多是离开的背影。
后来,妈妈把她接到了加拿大。
小时候的她以为从那以后就可以和妈妈在一起,但没多久,她的美梦就碎了。
妈妈忙事业,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于文文便只能活在自己的两点一线里。
以至于明明是最亲近的母女,却几乎不怎么沟通。
十四五岁的年纪,一个人在国外留学,没有父母的关爱,米粒妈都不敢想象她会有多么孤独和害怕。
或许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本人格外独立,不论是职业选择,还是人生大事,统统自己做主。
于文文从未想过,把父母纳入倾诉的人群范围,至于向他们寻求建议更是不可能。
谈及和母亲的相处方式,于文文的回答让米粒妈这个外人听起来都有点心酸:
" 像朋友,但又不是那种闺蜜一样的朋友。"
换句话说,有事说事,没事不联系,几个月半年没个消息也是常事。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于文文可能是那首《体面》,但真正让米粒妈关注她的,其实是浪姐。
她刚上节目,那英和宁静觉得她性子太冷,都不愿意和她一队,话里话外略有些嫌弃地说:我怕我把持不住你。
结果于文文张嘴就来了一句:" 那有什么 hold 不住的呢?"
当时场面一度尴尬,她也因为耿直怼前辈上热搜,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她没礼貌。
现在再回想,米粒妈觉得,很可能是因为她从小就靠自己,没有父母的帮助,也不会面对这种冲突,更别提给出什么高情商回应了。
但是,除了不会处理这种尴尬的情况,越了解越能发现,于文文本人真的又飒又温暖。
刚上浪姐导演问她:" 你觉得你能当队长吗?"
于文文没有列出自己的优势,而是十分自信地直接反问:" 我为什么不能当队长?"
成为队长后,她也没有半点 " 前辈优先 " 的意识,想争取喜欢的人成为队友,哪怕那英也想要人,她也坚决不怂。
为了让舞台效果更好,她询问队友,有没有人想玩乐器?
得到了两位队友的肯定回答后,于文文便为她们向导演组争取机会,坚定地相信她们可以做到。
还记得第一季,蓝盈莹也让队友学乐器,结果被网友骂得不行。
于文文反倒收获了一众好评,不仅队友喜欢她,就连网友也认可她。
因为她没有逼迫,而是坚定地站在她们身后提供支持。
于文文玩乐器很厉害,同时也不遗余力地鼓励式教学,哪怕对方再迟钝,她也耐心温柔地一再演示,这样的她,带给队友的,是满满的安全感。
很多人说,没有父母关爱的孩子,很容易有讨好型人格。
但在于文文身上,完全没有。
早期她曾以音乐人的身份上过一档节目,那个时候她完全就是个小透明。
可是面对嘉宾要把她从 " 女汉子 " 改造成 " 淑女 " 的计划,仍然一一怼了回去。
说她吃饭太粗放,不像女的,她满不在意:" 我就是女的。"
说她走路手臂甩得太高,她就偏要甩得更夸张,还会反问:" 你不觉得把手甩起来,很健康吗?"
无论说什么,坚决把反 PUA 贯彻到底。
于文文的原生家庭,的确带给了她伤痛,让她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难以处理和别人亲密的关系。
但她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努力适应和他人的交往,尝试着对别人释放自己的善意。
小时候的孤独,也并没有困住长大的她。
难道,"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治愈 " 这句话,是骗人的?
还记得那个啃老十几年的女大学生范成金吗?
1984 年出生的范成金,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学霸。
可大学毕业后,就在父母以为女儿能有体面的工作、赚大钱的时候,女儿反倒回了农村,开始啃老。
在记者的镜头下,和父母紧张的关系,成为了范成金情绪发泄的出口。
小时候,范成金喜欢木雕,也很有创造力,可是妈妈发现后不是鼓励,而是粗暴的折断木雕,嘴上除了打击还是打击。
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也从来得不到半句夸奖,而是父母绞尽脑汁的挖苦:
"98 分,那 2 分丢哪了?"
" 别人都不错,怎么就你错了?"
" 考第一有什么了不起的,下回你就得掉下来。"
就在范成金向记者诉说着自己的委屈时,母亲还在旁边不断拱火:
" 你将来成事了我给你跪下,你要能成事,狗都能成事。"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打击和贬低下,范成金的自信消失了,甚至跟人交往时口吃得连话都说不清楚。
患上严重社交恐惧症的她,根本没有了面对社会的信心和能力,因此破罐破摔,坚决不去工作。
父母怪范成金不求上进,范成金怨父母毁了自己。
在这令人心痛的故事背后,米粒妈也忍不住想,如果勇敢一次,范成金真的不能克服这种伤痛吗?
同样从没得到父母爱意与关心的黄凯,或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登上综艺《令人心动的 offer》,节目中他说自己出身农村,一岁时父母离婚,两人都把年幼的他当作累赘,所以他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从没见过妈妈,成年后好不容易加上微信,妈妈的第一句话是:不要来打扰我的生活。
父亲另组家庭,十八年间见面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一次暑假,黄凯帮忙照看同父异母的弟弟,爸爸却在朋友面前介绍时说:
" 这是我们村别人家的小孩。"
没有感受过父母之爱的他,在那个小山村里努力考上了大学,进入了双非大学的医学专业。
发现自己热爱法律,又勇敢地边工作边考研,最后成功进入了清华大学法学院。
地狱开局,不足以形容黄凯经历的一切,但他硬生生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踩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虽然专业能力尚且不足,但是节目中可以明显看到,他从不放弃,一直在努力吸收、奋力成长。
和同事、领导的相处中,他珍惜别人的好,也会努力给出回应,是所有人眼中最温柔、靠谱的伙伴。
你看,没有在原生家庭中得到过爱的孩子,有的一直活在创伤当中无法走出,但有的却能够努力活出自己。
就像于文文和黄凯,虽然伤痛依然存在,也不耽误他们继续向上生长。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原生家庭是一生的潮湿,那努力与坚韧就是吹干这片潮湿的风。
童年的匮乏或许一生都无法弥补,但今后人生的方向,永远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热搜上曾有这样一个话题:长大后宴请小时候的自己。
很多人都在童年有得不到的爱,求不得的心爱之物,可是在长大后,他们也在慢慢补偿那个小时候的自己。
有人从小穿姐姐剩下的衣服,一年到头也很难买上一件喜欢的衣服,于是在有能力之后,会买一大堆喜欢的衣服。
即使吊牌几年都没有拆下来,但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无形中的补偿。
有人说,追少年不可得之物,就像刻舟求剑。
但米粒妈觉得,长大后的自己,需要的不是真正找到那把剑,而是获得内心深处的安慰。
小时候向往的麦当劳,可以轻松拿下一整个套餐,喜欢的小零食、小玩具,也能够任意拥有了。
比实现愿望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有能力,不再渴求父母的爱与付出。
一个网友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每年在过生日的那天,她都会求父母给自己买一个生日蛋糕。
可央求了很多年,每一年都毫无例外地以她的兴致冲冲开始,父母的破口大骂结束。
后来,她不再求父母给自己一个蛋糕,而是随时随地,为自己买上一个蛋糕。
想要的蛋糕,可以自己买,没有得到的爱,也可以自己给。
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父母的爱不是理所当然的。
最好的办法也许正是像黄凯说的那样,干脆就不要期待。
不要因为没有得到这份爱而否定自己,反而更应该学会爱自己,去拥抱全新的人生。
童年留下的内心缺口,自己也可以慢慢修补,与其一直纠结为什么得不到,不如自己来满足自己。
想起张踩铃的老公大胖媳妇,童年父母离婚,一直跟随母亲生活的他,已经和父亲失联 36 年了。
小时候的大胖媳妇,因为没有父亲,吃了很多苦头。
小朋友们言语攻击,甚至一起孤立他。
4 岁生日时,父亲承诺会来看他,他也兴冲冲地和所有小朋友宣布了爸爸到来的消息。
可是那天他从白天等到黑夜,也没有等到父亲,面对其他小朋友的嘲笑,他动了手,结果也自然是寡不敌众,被胖揍一顿。
以至于直到今天,张踩铃问他你有什么想跟他说的。
他只是想要问一句:那天晚上你到底去哪了?
与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相比,大胖媳妇可以称作是绝对的好爸爸。
他会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重视孩子的每一个需求,从不敷衍。
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子的的表演,就算张踩铃一再强调不重要,他也会穿好西装打好领带,在台下让孩子看到自己在为他鼓掌。
孩子想骑马又害怕,马场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他就在马场栏杆外,顶着大太阳一圈圈陪着孩子走。
大胖媳妇没有得到父亲的爱,但他给出了身为父亲最好的爱。
能够对抗原生家庭的代际传递,从自己身上截止伤痛,这是一件多么值得敬佩的事啊。
在米粒妈看来,原生家庭所带来的阴影或许始终存在,但我们仍可以像大胖媳妇一样,在属于自己人生的画纸上,覆盖新的颜色。
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甚至于爱自己的孩子。
很多人年轻的父母,因为童年的不愉快,反而能够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父母,这不正是对童年自我的最好救赎吗?
过去我们无力改变,但未来如何,只看心之所向。
你可以不原谅,但一定要放下,因为新的人生,永远比旧的过去,更值得关注。
明天很灿烂,所以别在烂泥里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