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上海消费水平高,其实不然!个人消费水平还是看自己
很多人都说上海消费水平高,其实不然!个人消费水平还是看自己
知乎上有人说得很对!“在上海,就是有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日子。”
今天就以自己的真实情况为例,来聊聊一个人的沪漂生活。
首先,你必须要知道和理解的事实是:在上海这座城市,个人的收入差异是非常、非常、非常大的,所以消费水平的差异也必然是非常大的,要想真正了解上海的消费水平,这是基础前提。
有的人年薪千万,有的人月入3000。但年薪千万的人非常多,月入3000的人也非常多。所以有人可以买30万一平的豪宅,也有很多人租不起3000一个月的单间。但是,大家都在这个城市“共生共享”了。可以共同散步在市中心的静安公园、人民公园、鲁迅公园,也可以在上海国金中心、恒隆广场、正大广场、环球港、环贸iapm等大型知名购物中心里消遣时光,还可以随时到陆家嘴上海中心大厦52层的朵云书店里看书,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时光……
只是,每个人在这些城市公共空间中,体验的方式不一样。有一顿人均2000的高级餐,也有一碗10元的小面;有人天天在外大吃大喝,有人回家自己烧饭烧菜;有人买豪宅住,有人租一间单间住;有人买上万元的奢侈品,也有人穿着淘宝几十块钱的衣服;包括教育也是,也有普通人能读的学校。
所以,在上海和在其他地方一样,有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生活。
先来聊聊身边朋友的收入情况吧。不知道大家的收入如何,只聊聊我了解到的身边真实的情况,也欢迎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公司是小企业+创业公司,除了合伙人外,工资最高的是技术每月5万,最低的是行政7K。多数人工资在8-9K,本人属于运营15K。
一个朋友英语专业,目前一家外贸公司工作5年,月入12K,她们公司大多数人的工资跟她差不多。一个朋友是上海本地人,在社区工作,月入5000。一个朋友是房产销售经理,底薪10000元,上限就看团队业绩了。
除了销售的朋友,其他几个朋友经常约,周末双休,忙的时候忙,闲的时候就把工作放一边。
再说说我们普通人的消费轨迹。工作日要么做饭,要么在外面吃,要么点外卖。做饭是最省钱的,蔬菜、肉、柴米油盐,全国差异不是太大;当然最近蔬菜特别贵,最爱买的番茄最便宜的也是7.98元一斤,还有包包白(白色的甘蓝),村里1元1斤,在这里超市里3.59元1斤,确实还是有差异的。水果的差异也很大。
在外面吃,就要分区域了。在市中心CBD上班,像静安寺、环茂、陆家嘴等,每天早餐10元左右,午饭和晚饭都要40元左右。其他地方的早餐在5-10元,午饭20-30元左右,我们公司楼下有个快餐食堂,就挺便宜的,一荤一素一碗米饭在20-25元。晚饭也差不多。
交通方面,地铁起步价3元,车程1.5小时以上的大概在7元往上,上下班来回不超过20元吧。
周末出去玩,和朋友聚会吃饭,除了小吃外,人均100元以上,有些小吃也在人均100左右。
还有买衣服和日用品,这是生活在每个地方都需要的,也是在每个地方都可以网购的,也都有便宜的和贵的,看个人选择。
总的来说,在上海工作生活了好几年,个人觉得只要自己努力提升能力,努力挣钱,不管是在魔都还是帝都(北京也工作过1年多),还是三四线城市,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都看自己的收入,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要说什么我有能力就是无处施展,怀才不遇之类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古话自有它的道理,如果真是金子但被淹没了没有发光,那就动动脚挪个窝试试,金子不会移动,人会呀!
总之,人活着,要想活好,就得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个人想法,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