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结局,或许只是另一种开始
《人生》的结局,或许只是另一种开始
《人生》的结局,或许只是另一种开始
郑壮旺
从朋友手里借来路遥作家的成名作《人生》,花了三天时间安安静静地看完,这是我第二次阅读这本书,第一次阅读时应该还是在读书年代,不同时期阅读,感受不同,相同的是看完后均久久不能平静,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到叹息。
《人生》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叙述了他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变化过程,展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艰难选择的悲剧。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到农村,高加林因为想借黄亚萍之势让事业更上一层楼,狠心抛弃了勤劳、善良、孝顺、贤惠的巧珍,而受到众人的唾弃,当失去一切的时候,他也深深自责,后悔因为一时贪念,伤害了深爱他的人,也让自己的人生跌入了一个深谷。
在最后一章,作者特别注明并非结局,我想这是有深意的。全书完结时,高加林才24岁,国家也正处于改革开放前期,大好的时代背景,高加林的人生摔了一个大跟头后回到农村,他的人生走向会怎样,估计很多读者都想知道,曾经有很多人建议路遥写《人生》续集,而他却不写,一头扎进了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创作中,给亿万读者留下了一个永远的想象和话题。
全书的结尾并非高加林人生的结局,我们可以试着猜想他以后的人生路:村支书高明楼不会看错人,这是一个厉害的后生,痛苦一段时间以后他会走向人生的另一段风景,哪怕他待在老家一动不动,可历史的车轮是转动的,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到来,像高加林这种在县城、大城市混过的后生,不可能一直颓废、堕落,在民办教师被下时,他曾经颓废过,应该说他是有丰富“颓废”经验的人,沉迷一段时间后,他会重新找到人生方向的:或者离开农村,到城市从文或经商,又或继续待在农村,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一样发展农村经济,和乡亲们一起致富。不过巧珍和亚萍,会在他的心里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时时作痛,这种痛苦将永远无法抹去,错了就是错了,无法更改。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人们习惯将某人某个时间段的低谷,看成是某人一生的结局,草率下定论。40多岁遭遇事业、婚姻剧变的华为老总任正非,负债累累,谁能想到那是一个世界级企业诞生之时?当年褚时健因贪污入狱时,谁会想到70多岁的他还能东山再起,走向人生的另一个巅峰呢?当然了,很多人在遭遇人生重大打击之后从此一蹶不振,再无任何作为,然而这也不代表他的人生就是个悲剧。有些人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内心反而平静了,看淡了世间的名利与得失,纵使事业上再无造谐,也算活出了自我。就像德顺爷,虽然一辈子光棍,但他曾经大胆地爱过恨过,为了心中所爱守候一生,虽然无儿无女,快70岁的孤老头天天心里还是热腾腾的,觉得活得很有意思,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包括村支书高明楼和文化人高加林……是金子总会发光,哪怕一辈子被埋没,它从本质上会比其他石头珍贵。
人生不怕跌跤,真正的悲剧是跌倒了爬不起来,变成了一只死狗。人生海海,认清生活的真相,却依旧热情地活着,才是真正的活着。不要以悲剧的眼光去看任何一个正在经历人生低谷的人,也许那样的经历对于他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幡然醒悟的那一天,也许是他重新走向新生,踏上另一个征程的开始。
人生的低谷,或许是另一种开始,人一辈子最难做到的就是内心的平静,不管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只要心是向阳的,那就不是悲剧。
不读书的人只有一种人生,喜欢读书的人却有多种人生,书中人物的经历便是读者的人生。感谢路遥作家给人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这个“早晨从中午开始”,用生命在写作的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让人在苦痛和不圆满的人生历程中,看到光的希望和力量……
2020年9月13日
中篇小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