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五祖弘忍的传奇身世与宿世因缘
佛教禅宗五祖弘忍的传奇身世与宿世因缘
一一兼谈隋唐时期黄冈丶麻城丶蕲春丶黄梅一带的佛教氛围
01
佛教的历史,越往前走,其实证性越差,也就越传奇——至少在五祖弘忍身上已经开始体现得非常鲜明。弘忍,生于隋朝仁寿元年(公元602年),据传是一个神秘的非婚生子。细说起来,确实神奇而不可思议。
相传,弘忍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是一个有些年纪的人。
栽松道人曾问道于四祖道信:“你宣扬的佛法我能学吗?”
四祖说:“你已经老了,即使我传授给你,你怎么把它发扬光大呢?如果有来世,我可以等你。”
这本来是一句玩笑话,栽松道人却认真了。
他离开四祖之后,在河边碰到一个洗衣少女,就上前问道:“能否到你们家投宿?”
少女回答:“我父兄都在家,你可以去找他们问问。”
栽松道人说:“要你先答应了,我才好去找他们。”
少女点头答应,栽松道人杵着拐杖走了。
这位少女姓周,是周家的四姑娘,尚未婚嫁。
然而不久,奇怪的事发生了,这位尚未婚嫁的四姑娘怀孕了!
那个时代少女未婚先孕是伤风败俗的严重事故,父母也会觉得非常难堪。于是,周家父母不顾女儿死活,把她赶了出去。
少女无家可归,过着悲惨的流浪生活。她白天给别人当佣人,打短工,夜晚随便找家屋檐下过一宿。
这样过了几个月,她终于生下了那个不明不白的孩子。然而,她却更犯难了,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
想来想去,她觉得只能把这个孩子扔掉,让他自生自灭。否则,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于是,他把这个孩子放进一个木盆,把木盆放进一条水沟,让木盆随水漂流。
然而,这毕竟是她的孩子啊,她终究是内心放不下。于是,第二天一早她就去水沟看看,孩子漂到哪儿去了。不想,孩子正从上游顺水向她漂来,鲜嫩明好,向着她甜笑。
姑娘哪里见得这般情景,顷刻泪如雨下。她把孩子抱起来紧紧搂在怀里,决心不管经历什么样的屈辱与磨难,也要把他抚养成人。
姑娘带着孩子,靠乞讨与打短工生活。
当孩子长到7岁时,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出家人,他就是四祖道信禅师。四祖仔细端详着这个孩子,觉得他骨相奇特,似曾相识。
然而,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跟栽松道人的约定,只是感叹:这孩子真奇特啊,大丈夫相中只缺七种,虽然他的相貌不及佛圆满,但如果能出家修道,二十年后必定能继承佛法,堪当众生福气!
四祖问小孩:“你姓什么?”
小孩回道:“我不是普通的姓?”
四祖道:即使不是普通的姓,你也总得有姓吧?
小孩道:“我姓佛。”
四祖觉诧异,正色道:“你难道没有姓吗?”
小孩道:“我性空,故无姓。
四祖听了大喜,觉得真是天赐机缘!他于是命侍者来到孩子母亲身边,请求她答应让这个孩子出家。
孩子母亲想起这孩子的身世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众多的奇怪事情,恍惚明白了这一切皆是宿世因缘,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四祖的请求。
四祖于是给孩子起了法号:弘忍。
02
弘忍出家时还很小,便住在双峰山,被四祖带在身边。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弘忍一直在四祖身边侍奉他。
据说弘忍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宽忍柔和。同门师兄师弟经常欺负他,但他也不抗争,泰然平和处之。
据《楞伽师资记》记载,他“住度弘愍,怀抱贞纯。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养,法侣资其足焉。调心唯务浑仪,师独明其观照。四仪皆是道场,三业咸为佛事。盖静乱之无二,乃语默之恒一。”
翻译过来就是,他心量宽宏,慈悲仁愍,纯洁无暇,不谈人是非。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无时无处不在觉照当中。他且经常干苦活儿重活儿,甘为大家服务。
这是怎样奇特而少见的品性,难道不是天生的佛么?
据《传法宝记》记载:他“昼则混迹驱使,夜则坐摄至晓,未尝懈倦,精至累年。”也就是说,他白天混迹于寻常人之中,干各种杂活儿,晚上则摄心打坐,通宵达旦,精进修行,经年累月,不曾懈怠,无论是忍功还是隐功都超乎寻常。
弘忍的人品、精进和悟性,使他渐渐地成为同道中的楷模。道信禅师尚在人世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亲近弘忍禅师,所谓“四方请益,月逾千计”。
这令四祖非常高兴,于是他经常帮他开示顿悟,不断地随机钳锤,使他的道行逐渐炉火纯青。
后来,当因缘最终成熟时,四祖道信就把他的法衣传付给了弘忍禅师,让他成为了我们禅宗的五祖。
相传付法的时候,四祖还随传了一首偈语: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不难理解弘忍后来为什么把衣钵传给了惠能,其实他们都有内在的一脉相承。
03
我们前面关于弘忍身世和宿世的传说,怎么看都有几分演义的性质,我们也不难在《西游记》唐僧的身上找到影子。所以我们依然,更愿意相信它就是无厘头的传说。当然,可能正因为这传说,就给五祖弘忍抹上了更多神秘色彩。
但佛教在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注定是曲折与磨难重重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儒家的入世思想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的世俗世界里,主流精英们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对佛教注定充满了排斥与偏见。这就导致,无论是其传播还是传承,都将承受更多的重负。
特别是官宦或古代读书人那里,他们是不可能轻易放弃仕途而遁入佛门的。苏东坡就是明显的例子。所以,从来都只有离经叛道的读书人或社会精英才会投身佛门。这也导致,中国的佛教事业发展是极其缓慢的,也长期面临着人才缺失的瓶颈。直到近现代能海、隆莲这样的高级人才进入,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现状。
中国禅宗进入弘忍时代,是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据《传灯录》说,当时弘忍座下至少有十三名弟子。但弘忍对这些弟子并不十分满意,临死之前对玄蹄说:“吾一生教徒无数;但好者并不太多,能传吾道者,大约就十人耳!”
弘忍所说的这十人,据说就是指神秀、智诜、刘主簿、惠藏、玄约、老安、法如、惠能、智德和义方。
弘忍去世后,惠能在南方,其法宗为顿门;神秀在北方,其法宗为渐门,世称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后来南禅北移,其方法更为简便而得人心;神秀在北方,神法繁琐而逐渐失势。
中国的佛教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有一定的地位,往往一方面是因为统治阶级认为佛教是他们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另一方面也是精英人士谋求入世理想失败之后的精神寄托。正因为如此,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文化精英成功时都信奉儒教,失败时都皈依佛教与道教,作为他们精神寄托和灵魂抚慰的重要庇护所。所以,中国的上层人士对佛教与道教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充满了实用的功利主义。有时,他们会高度褒扬佛教的真与善,有时又难免轻视与“妖魔化”。倒是底层人民,对佛教反而更加敬畏与虔诚一些。当然,在社会底层,世俗的神秘与猥琐的想象也更多一些。
不过,这里我们已经把话题扯远了。
禅宗有据可查的记载是:五祖弘忍十三岁剃发为僧,永徽三年(公元651年)道信把法衣传给他,那年他已经49岁。道信去世后,弘忍继任双峰山法席,领众修行。其后,参学的人日见增多,他在双峰山东的冯茂山另建道场,取名为东山寺,安单接众,被称为东山法门。
至于道信是如何遇见弘忍的,这里也有正式记载。弘忍七岁时,为四祖道信禅师所偶然遇见,并一眼看中了他。四祖叹曰:“此非凡童也……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
于是,道信派人跟随他回家,征求他家长的意见,能否让他出家作为道信的弟子。家长欣然同意:“禅师佛法大龙,光被远迩。缁门俊秀,归者如云。岂伊小骇,那堪击训?若重虚受,因无留吝”。意思是说,周家认为,既然德高望重的法师看重我们家的的孩子,我们有什么舍不得?
这样,弘忍就被带到了道信主持的双峰山道场。
由此看来,湖北蕲春这个地方,隋唐时期佛教在民间的影响力还是巨大的。不然,周家也舍不得把他们的孩子送入寺庙。
当然,我们从另外一些方面也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在黄冈、麻城、蕲春、黄梅一带的影响。
五祖寺始建于唐永微五年(公元654年),建成于唐咸亨三年(672年)。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时称东山寺。
东山,又名冯茂山,海拔八百余米,气候宜人,宏伟辉煌的庙宇建筑群就座落在群峰之中。寺庙从唐朝到清朝都十分兴旺。据说唐宋殿堂楼阁更达一千多间,僧侣千余人,先后出过一百多名高僧。
唐代,唐代宗赐封弘忍大师为“大满禅师”,南唐加封为“广化禅师”。唐宣宗改赐为“真慧禅师”,宋黄宗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御书“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弘忍大师法号为“妙圆普觉禅师”,并改赐寺额为“东山五祖寺”,一直沿用至今。
跟其它著名寺庙不同的是,东山寺还多一个“麻城殿”。这又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麻城殿即东山寺毗卢殿,据说它当初是麻城县的善男信女出钱出力修建的。黄冈麻城地处大别山区,那时交通不便,但麻城人民穿山越岭,将本地生产的砖瓦,一块块、一片片地背到200多公里外的东山来。此情此景令黄梅县人感动得热泪横流,因此将此殿命名为“麻城殿”,以资纪念。
由此不难看出,隋唐时期当地人民对佛教的尊崇与虔诚——那里确实是隋唐佛教传承的福地。
04
弘忍得法之后,前后住双峰山和东山寺两地修行数十年,足不下山。唐高宗曾两次遣使请他到京城,都被他婉言拒绝。高宗仰其德,慕其名,乃送衣、药到山供养。后世诸如六祖惠能,也基本继承了他的风格,武则天请六祖去洛阳时,亦被六祖婉拒。
弘忍继承道信的禅宗思想,主要凭借: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师利般若经》,一行三昧。
《宗镜录》卷九十七谓弘忍常说:“心是十二部之根本……诸佛只出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由此可见弘忍修禅时对“心”是十分看重的。
据传弘忍有《修心要论》行世,但《楞枷师资记》的作者净觉不认为是这样。他认为《修心要论》是别人的伪托,因为弘忍是“不出文记”的。但是净觉又说弘忍“口说玄理,默授与人”却不为假。
这么说来,《修心要论》这本书极可能是听他讲法的弟子们记录、整理成书的。
不过,这也基本只是推测而已。但弘忍注重心,则毫无疑问。此心清净圆明,只因烦恼所攒,不能显露。习禅的目的,就是要断除烦恼,体证真心,即所谓“明心见性”。
研究者认为,中国的禅学,自达摩以来,一直以《楞伽》印心。至四祖道信,又增加了一行三昧的修持方法。弘忍是道信的弟子,除了继承老师的禅学传统,又增加了以《金刚经》印心的新内容。到了六祖惠能那里,则上升到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高度。这时,心学已经被推到极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