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
小行星
目前,太阳系中总共才发现8颗行星。可是,它们的小弟弟-“小行星”却多得数以十万计。人们之所以称它们为小行星,就是因为它们很小,比正宗的行星小得多。
最先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名叫“谷神星”,它是19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1801年1月1日晚上首先从望远镜里发现了它。谷神星是最大的一颗小行星,直径约 1000 千米。我们的月球直径是3 476千米,比谷神星大得多。可是论“辈分”的话,月球还得管“谷神星”叫“叔叔”,因为谷神星是直接环绕太阳旋转的行星,而月球却只是一颗绕着地球旋转的卫星而已。1802年3月28日,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十分惊奇地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即第2号小行星“智神星”,其运行轨道与第1号小行星谷神星相近。第3号小行星“婚神星”是1804年发现的,第4号小行星“灶神星”则发现于1807年。它们的直径均达数百千米,在小行星世界中皆名列前茅。虽然第5颗小行星姗姗来迟,直到 1845年才露面,但是以后的发展很迅速。又过了45年,到1890年,人们已经掌握287颗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绝大多数小行星都远比“谷神星”和“智神星”小,直径几十千米或几千米的小行星远比100千米以上的小行星多得多。1949年发现的1566号小行星 “伊卡鲁斯”(伊卡鲁斯原是希腊神话里的一个人物),直径仅1500米左右,只不过相当于一座小山而已。
把1566号小行星命名为“伊卡鲁斯”的原因,就是由于在当时所知的所有小行星中,它可以跑到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绝大部分小行星的公转轨道都在火星与木星之间,“伊卡鲁斯”有时却一直跑到水星轨道以内。它的轨道拉得很长,是个特别扁长的椭圆,所以它远离太阳时还是跑到了火星轨道以外。这种轨道扁长的小行星,有时会非常接近地球。比如,1937年发现“赫尔米斯”小行星时,它离我们大概只有 800000千米,只比月亮远一倍左右。“赫尔米斯”的直径大概只有“伊卡鲁斯”的一半。1936年发现的“阿多尼斯”,可能只有300来米长,与其说它是一颗小小的星星,还不如说它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似乎到过离我们不超过160万千米的地方。不过,阿多尼斯后来又失踪了,至今也没能为它正式编号。
在庞大的小行星家族中,有不少是由中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它们大多以中国的人名或地名命名。例如:1125号 “中华”, 1802号“张衡”,1888号“祖冲之”,1972号“一行”,2012号“郭守敬”,2027号“沈括”,2045号 “北京”,2077号“江苏”,2078号“南京”,2169号“台湾”,2197 号 “上海”, 2344号 “西藏”等。美国天文学家发现的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则是为了表彰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的张钰哲(1902~1986年) 在研究小行星方面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