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抱怨”,保险公司“喊冤”
新能源车主“抱怨”,保险公司“喊冤”
伴随着新能源产业转型的浪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购车意愿投向电动汽车。作为陪伴在汽车左右的保险业务,也跟着水涨船高。
只不过,对于车主而言,入保容易,想要续保却又很难。
近日,有新能源车主表示当前面临着续保被拒的问题。根据车主的讲述,自己在去年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一年时间行驶超过 2 万公里,却因行驶里程过高,被保险公司判定为营运车辆,从而选择拒绝承保。
新能源车主在续保问题上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引发了众多车主的共鸣。而如今," 拒保 " 似乎已成为整个汽车市场不得不说的秘密。
续保,既难又贵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顺带着保险业务也在风生水起。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958.7 万辆和 949.5 万辆,同比增长 35.8%、37.9%,市场占有率达到 31.6%。
与之对应的,各家保险公司针对 2023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交出一份不错答卷。人保财险新能源车承保数量同比增长 57.7%;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长 54.7%;阳光产险保费增长 46.4%;众安在线新能源车险总保费同比增长 196.1% ……
然而看似一派繁荣的新赛道,新能源汽车车险业务仍旧面临着窘境。一方面,新能源车险续保难、续保贵问题频频被消费者吐槽,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短期仍难以摆脱经营压力。
比如,今年 1 月份,就有小鹏 P5 车主吐槽自己的车续保遭拒。随即,该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一大批网友纷纷表示都遭遇过类似的情况。
针对车主们反映的情况,小鹏汽车官方也给出了回应,会安排对应专员跟进续保事宜,如果真的买不了保险也就没有办法。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主除了要解决续保难的问题,还要面临续保费用高的难题。
此前,车主骆先生也曾向媒体反映称,自己五年前购买了一辆纯电动汽车,之前都在人寿车险投保,今年对方却表示 " 如果不买座位险,就保不了 "。
从保险公司给出的评估报告来看,该车型已经使用五年,车损比不成正比,所以一开始选择拒绝续保。换言之,想要重新续保的话,需要加附加险、座位险或者其它的保险,算下来,车主不得不比以往多交出 1000 多元。
这类情况在新能源车续保上并不新鲜。未出险情况下,续保费用普遍上涨不少,尤其是被保险公司划分为 " 管控车型 "。比如,网约车新能源车主反馈自己一年仅开了一万多公里,保费已涨到 1.2 万元。
而出过险的新能源车,基本上面临两种情况:一是被拒保,二是被强制要求附带购买其他险种才能上保险,变相提高了保费。
引用今日保的数据,相比于燃油车,2023 年新能源车险的车均保费为 4003 元,是传统燃油车险车均保费 2209 元的 1.8 倍。
" 建立一个比较有效的长远定价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3 月 11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公开表示,今年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
尽管电动汽车市场这一通病,已经引发了整个行业的重视。但外界仍旧好奇,明明看似是门好生意,为何保险公司偏偏就是 " 保不了 "?
风险大,赔付金额高
一再遭遇 " 背刺 " 的新能源车主,将矛头指向了保险公司。可事实上,保险公司也有着难言之隐。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新能源汽车身上依旧存在三大痛点:新能源车赔付率高、出险率高、赔付金额高。
一方面,电动汽车自身特性,使得意外事故发生概率要高于燃油车,而网约车的大规模普及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风险。
应急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车自燃率上涨了 32%,平均每天就有 8 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含自燃)。
假设以燃油车的保有量为 3.95 亿辆,新能源汽车为 891.5 万辆为标准,燃油车的季度起火率为万分之 0.46,而新能源汽车的季度起火率为万分之 0.72,后者一季度起火率高于前者 1.54 倍。
另一方面,新能源专属车险的保障更加全面,加之三电和一体化车身无法实现受损部位小范围维修,不断推高了汽车维修成本,导致保险公司不得不赔付更多的钱。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64 家经营车险的公司中,仅 17 家承保盈利,47 家承保亏损,亏损比例接近三分之二。
显然,过高的成本压力直接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承保意愿。
此外,整车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正在把车辆成本从制造端转向终端,以行业内流行的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为例,为了减少组装工序和降低零部件成本,将多个零部件合并为一个整体零件。
这在生产上帮助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但在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无形中增加了成本,一旦出现碰撞或者坏损,就意味着要支付大额费用,进行整体性的维修。这也成为保险公司不愿为新能源汽车续保和报价高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