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悲催了,这个皇帝居然夜里3点才吃上饺子!
太悲催了,这个皇帝居然夜里3点才吃上饺子!
寻常人家过年都是热热闹闹的,平日里孩子们吃不到的东西也都被端上桌子,可以吃个够。照理说,这古代的皇帝过年应该更加气派,什么山珍海味什么玉盘珍馐都应该不是稀奇的。
关于过年,北方人一般晚上吃饺子,但是在小编老家,吃的确实中饭,而且还要比较周围邻居谁家吃的更早,可能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样,但就是再晚又不至于拖到半夜。
不过,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大清朝,皇帝居然要到半夜3点才能吃上热腾腾的饺子,看来这当皇帝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轻松自在啊!
泱泱大国5000年历史,要问什么时候开始有过春节的习惯,大致可以追溯到尧舜年间,但那时的春节不在正月。到汉武帝时期才确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个决定太重要了,后来的几千年里一直过的都是这个节点。但当时的称呼却有所不同,当时过年被称作“元旦”、“元日”。1911年辛亥革命后,才把过年正式改名称“春节”。俗话说,一年盼到头,就盼过年,无论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春节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节日,尤其是大清朝。
接受百官朝拜派“如意”
不知道为何,大清朝的皇帝们大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畅春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里度过的,只有到了每年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到紫禁城中过年。不仅我们今天有假期,古代皇帝也不例外,皇帝一般在腊月二十六就“封笔”、“封玺”,停止办公,在正月初一的大典上重新“开笔”、“开玺”。大概就相当于咱们今天的年后开工庆典吧。
据《清史稿·礼志》记载,每年的正月初一天蒙蒙亮的时候,文武百官要聚集在太和殿广场给皇帝拜年。皇帝登上太和殿宝座,銮仪卫官员甩响静鞭,赞礼官高喊“排班”,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等到礼毕,皇帝赐座赐茶,百官又要叩头谢恩。茶毕,静鞭再鸣,乐队再奏,皇帝下殿,百官退朝,大典结束。这时皇帝开始纷发红包,将早已备好的装有“如意”的荷包,赐给身边的人。不过这个红包里装的可不是现金,还是更为贵重的金如意、银如意、玉如意和银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