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生前要求其陵墓上“不封不树” 儿子曹丕出于“忠孝”有计划“拆陵”
曹操生前要求其陵墓上“不封不树” 儿子曹丕出于“忠孝”有计划“拆陵”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曹操高陵陵园及建筑遗迹进行发掘。
陵园内部建设。
考古人员在陵园内部发掘研究。
曹操高陵陵园出土文物。
高陵陵园出土的瓦当。
考古专家推断曹丕出于忠孝而“拆陵”。
三国枭雄曹操生前要求其陵墓上“不封不树(即墓上没有封土或其他标志)”,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6年至2017年,对位于安阳西高穴的曹操高陵进行考古发掘,考古人员据高陵的规格和建设等,认定高陵存有地面建筑,并非如其生前所愿的不封不树;推断陵园内所有地上建筑是曹操儿子曹丕出于“忠孝”,有计划地“拆陵”。
考古人员发现,曹操墓出土文物陵园壕沟南北跨度93.4米,东西残长70米,基槽宽度都在3米左右,陵园整体规模不大。考古证实陵园5个部分组成,外有壕沟、内有垣墙、东部和南部陵寝建筑,地面建有神道。
墓室场景内外基槽东门南北侧各有一列9个方形柱础由西向东延伸,且形成一条通道,考古人员推断此处应为高陵神道,而神道两侧的柱础则表明原来建有立柱之类的建筑;而以陵园外围基槽以东柱网判断,仅陵园内神道单侧的建筑占地面积就逾700多平方米,双侧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加上周边其他柱础所在的不少建筑,高陵陵园应曾存有较庞大的地上建筑群。
考古队领队周立刚博士指,陵园呈现一种特殊现象,包括陵园垣墙在内的所有地上建筑都只剩基础以下部分,几乎无建筑废弃物堆积,仅发现一块较大的板瓦残片。另柱洞中的基础石和柱子全被取走,柱洞边缘留下取柱时挖下的椭圆形的坑,反映陵园并非自然废弃或遭报复性毁弃,推断应是有人有计划地“拆陵”。
周立刚称,曹操崇尚薄葬,但这与现时考古发现明显不符。经专家讨论,推断与曹丕的“忠孝”有关,他或不想让父亲墓葬过于寒酸,故没有完全遵从遗训。然《晋书·礼志中》记载黄初三年曹丕下诏要求“高陵上殿屋皆毁坏”,“以从先帝俭德之志”。周立刚推断曹丕拆陵后,出于对父亲尊重,在“毁陵”后曾清理墓陵,而陵园的建筑只剩基础以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