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悬案
中国历史上十大悬案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其中有数不尽的悬案,包括失落的文明、帝王身世、名人之死、文化谜团、神秘宝藏等。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讲一下,中国历史上十大悬案,看看都有哪些历史悬案?
一、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
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
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
有人说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
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
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
而又有人胡乱猜测,说那时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导之意外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
《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
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
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问礼。
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有在儒家著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
二、西施的生死之谜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
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
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 沉,古作沈,其美也。
《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
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
鸱夷,就是皮袋。
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
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这与上述记载相同。
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
《越绝书》却如此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
又有人说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三、徐福的东渡之谜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全国后,位高权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长生长寿,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鸟,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后来秦始皇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
徐福到底去了那里呢?有人说那时航海技术差,碰到大风浪,全部覆没。
而史籍中最早记载徐福史事的是司马迁,可是没有讲明徐福浮海到了何处。
后人以为是台湾或琉球,也有说是美洲,但大多数认为是日本。
最初提出徐福东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义楚。
称: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
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
……又东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义楚称这一说法来自日本和尚弘顺。
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认为徐福东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献诗,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
清末驻日公使黎庶昌、黄遒宪等人,都参观了徐福墓,并诗文题记。
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渊源》中说,战国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领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队,徐福入海东行,必定真有其事。
香港卫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国考》,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认为他是颛顼之后徐驹王29世孙。
台湾学者彭双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书,进一步充实卫挺生的观点。
至今日本保存着不少徐福活动的遗迹,如和歌山县徐福和他的传员七人墓、徐福宫,九洲岛佐贺县徐福上陆地纪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
有些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
更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日本10世纪左右的产物,并非最先由中国人提出来的。
徐福当时到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岛屿,他在日本的事迹、遗迹、墓地,均属后人虚设。
另外,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而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数年才能抵达。
人海茫茫,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四、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
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骚客文人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
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 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
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
一种观点认为,杨玉环或许死于佛堂。
《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为由,强烈要求赐杨玉环一死,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后只得下令。
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
也有人认为,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这可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看出。
杜牧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的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诗句,都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驿,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
一些人称,杨贵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实际上是吞金而死。
这种说法只出现在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一诗。
还有一种说法是,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驿,只是被贬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间。
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
他本人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蕴含着另一种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最后逃亡到日本。
1984年出版的《文化译丛》第五期,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说,当时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
禁军将领陈玄礼为贵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
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海上漂泊,辗转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终在日本安度晚年。
但其生死情况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难解。
五、宋太祖暴死之谜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
一种意见是,宋太宗弑兄夺位。
持此说的人以《续湘山野录》所载为依据,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当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灵柩前即位,实难脱弑兄之嫌。
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和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都沿袭了上述说法,并加以渲染,增添了许多宋太宗弑兄的细节。
另一种意见认为,宋太祖的死与宋太宗无关,持此说的人引用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
据《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人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
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
据此,太祖死时,太宗并不在寝殿,因而不可能弑兄。
毕沅《续资治通鉴》即力主这一说法。
还有一种意见,虽没有肯定宋太宗就是弑兄的凶手,但认为他无法开脱抢先夺位的嫌疑。
在赵光义即位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系列的反常现象,即据《涑水纪闻》所载,宋后召的是秦王赵德芳,而赵光义却抢先进宫,造成既成事实。
宋后女流,见无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
《宋史·太宗本纪》也曾提出一串疑问:太宗即位后,为什么不照嗣统继位次年改元的惯例,急急忙忙将只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既然杜太后有皇位传弟的遗诏,太宗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使他郁郁而死?太宗即位后,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为何自杀?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后为开宝皇后,但她死后,为什么不按皇后的礼仪治丧?
上述迹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继统,后人怎么会不提出疑义呢?近世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确实死于非命,但有关具体的死因,则又有一些新的说法。
一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燥狂忧郁症。
一说承认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事件。
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费氏,被太祖发觉而怒斥之。
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便下了毒手。
纵观古今诸说,似乎都论之有据,言之成理,然而有关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确凿无疑的材料。
六、明建文帝生死之谜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此后,有关惠帝已经出逃的传闻颇多,明成祖对此总是不放心,这件事也几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
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
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征战,燕王获得全胜,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统领大军开进南京金川门。
当燕王军队进入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
与此同时,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也毫无踪影。
正史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的大火中。
《太宗实录》卷九记载: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
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仁宗朱高炽御制长陵后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
成祖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
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无从得知。
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在什么地方,无人可知。
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
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
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死后葬于京郊西山。
朱棣登位后,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
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员中,有不少锦衣卫士,这显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访建文帝的。
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
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
民间传言中,在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
有的说建文帝先逃到云贵地区,后来又辗转到了南洋一带,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
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
至于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两种说法都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七、李自成的生死之谜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
他家境贫寒,但有勇有谋,大仁大义。
他当过驿卒,当过边兵,最后加入了反明的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不断壮大,几十万大军所向披靡,终于推翻了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摇摇欲坠的明王朝。
但因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军入关,李自成领兵退出北京,转战河南、陕西、湖北等地,最后不知所终。
有人说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
《明史》的结论是,自成已死,尸朽莫辨。
它的根据是,当时追击李自成的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给朝廷的报告说,李自成兵尽力尽,仅带亲信20人,窜入九宫山中,被村民围困,无法脱逃,自缢而死。
他派人前去验尸,而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了。
还有一个根据是,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称,他的部众已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只是丢了首级。
但是,这个遇难说却难以令人相信。
因为李自成雄才大略,骁勇非常,一直是官府的死敌。
无疑,他是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统治者心目中的大患,他的生死绝对是当时的重大事件。
而阿济格报告中说是尸朽莫辨,纯属浮夸不实,清王朝怎能相信?何腾蛟的报告简直就是马后一炮,谎报战功,南明王朝也不会相信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时,他的手下还有40余万兵马,驻九宫山一带至少也有数万人,说他仅带20名亲信与事实明显不符。
况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杀,他的几十万大军岂能善罢甘休?九宫山能平静吗?
然而,事实上,当时九宫山很平静,那几十万大军也很平静。
那么,为什么有遇难说,而且在民间广泛流传?据推测,这是李自成与其部下放的烟幕弹,一个缓兵之计。
一方面,扬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对这支大军的敌意,下一步可能联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惕,一旦时机成熟,李自成可东山再起。
也有人说李自成在夹山寺隐居。
据说,清朝初年,即将上任的云南同知张琼伯在赴任途中,游访石门夹山寺,与寺中方丈谈古论今,颇为投缘,相见恨晚,视为知己。
几年后,他又重访夹山寺,方丈已死。
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诉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闯王李自成。
在九宫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将孙某。
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亲赴夹山寺调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亲眼见过一幅李自成的画像,据称,叫奉天玉和尚。
1981年,在石门夹山寺发现了奉天玉大和尚墓。
据考查,在一个瓷坛中盛的遗骨,与李自成身材相近。
墓中陪葬物与李自成家乡陕西米脂县的习俗相同。
但这一说法仍有不同意见。
有人说,奉天玉大和尚墓等的发现,只能说明石门夹山寺确实有奉天玉大和尚这个人,并不能证明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
又有人说,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伤失明,但李自成画像却双目炯炯有神,以此证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
因而,李自成隐居于夹山寺一说,也成不了定论。
李自成的生死之谜至今仍成为史学家探讨不休的事。
八、秦始皇十二金人之谜
【悬案来源】
公元前221年,秦国军队向南攻齐。
齐国土崩瓦解,这样,中国历史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秦灭六国以后,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个重千石的铜人,立于咸阳。
这十二个大铜人,屹立于秦都咸阳阿房殿前,因为铜是黄色的,所以又称作金人。
它们身着外族服装,每个都非常巨大和沉重,个个耀武扬威,精神抖擞,英勇无比,日夜守护着秦王宫殿。
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
在这方面,有很多历史书籍记载。
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
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销锋镝以为盎人十二,立于宫门。
又据史书记载,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
《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记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迁宫中。
贾谊的《过秦论》也有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的记录。
秦代一石约折合现今三十七点五公斤,以此推算,十二个大铜人就重达四十五万公斤。
【悬案内容】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12个如此巨大的铜人? 这12个铜人又到哪里去了呢?围绕这个问题,存在这几种主要说法。
有人认为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
而要坐稳天下、江山水固,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收缴和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各种兵器。
应该说,秦始皇收兵器造铜人,完全是出于政治上安定的考虑。
也有人认为秦始皇铸造铜人是出于迷信,是为了祥瑞。
秦始皇相当迷信,曾封泰山,禅梁父,访神州,求仙人,轻信方土之言,竭力搜寻长生之药。
《汉书·五行志》也记载: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
天戒若曰,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
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这种说法有一定依据,但也有疑点,那就是秦始完全可以征集天下一般铜料作为铸造的原料,何必非要下令收缴天下的兵器呢?
一部分学者还认为认为,秦始皇销毁兵器、铸造铜人,是表明今后不再将铜兵器作为主要作战武器。
但是,这种说法同样就有疑点,那就是虽然铁制兵器始于秦始皇之前,但到汉代才普遍化。
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便决然把青铜武器废除不用,使百万军队全部换上铁制武器,以当时的制铁水平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让人信服的说法是:秦始皇这一举措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为了夸耀武功、粉饰太平;二是为了防止人民反抗。
实际上,秦统一后,曾采取不少措施防止人民反抗,而收缴天下兵器的做法,也是有先例的。
《左传·襄公十九年》载,春秋时鲁国的季武子曾经以所得于齐之兵,作林钟,而铭鲁功焉。
秦始皇铸铜人只是做得更为彻底,把民间的兵器也收缴了。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不封国置王,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于是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里把收天下兵与求其宁息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意图是为了太平无事。
他宣布大酮,举国同庆这一伟大胜利,表现出好大喜功的情绪,而铜人、钟鐻也是象征吉祥、天下太平的意思。
此外,秦始皇巡游各地的刻辞,也都是夸耀武功、粉饰太平之语。
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这12个铜人的踪影了。
那么,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关于金人的下落问题存在着三种猜测:
有人认为,当初楚霸王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后,曾经火烧阿房宫。
在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象征秦王朝永固的这12个金人也一起烧毁了。
这种说法始于元明时期,证据并不充分。
还有一些历史学者指出,这12个金人是毁在董卓和苻坚的手上。
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汉献帝初平元年 190年,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洛阳及长安铜人、钟鐻、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
晋人潘岳《关中记》: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徙清门里。
也就是董卓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并铸成铜钱,而剩下的两个被他下令迁到长安城清门里。
到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到洛阳。
当成千上百的工匠们运到霸城时,由于金人的重量太沉,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巨大的工程,于是就停止了搬运。
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了邺城。
后来前秦的秦王苻坚统一北方,他又把这两个金人从邺城运回长安销毁。
至那时,存在于世间约600年的12个金人全部被销毁了。
还有一种比较乐观的看法,那就是因为12个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宝一起随着秦始皇的死去被当作随葬品葬于陵墓中了。
现在,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暂时还不能开展,因此十二金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也许到了我们的考古技术达到秦始皇陵墓开掘的那一天,这个历史上的未解之谜才有可能被解开。
九、雍正皇帝死亡之谜
笔者认为,雍正皇帝其实是清朝最被低估的一位皇帝。
后人都称清朝的巅峰时期为康乾盛世,前有老爹圣祖康熙,后有大名鼎鼎(清宫剧)的乾隆,雍正完全淹没在这两位的光辉之中。
因而人们在惯性思维之下,往往会认为雍正是一个没有多少作为的皇帝。
其实非也,雍正是历史上少有的勤政皇帝。
他在位期间,官员贪污现象大大减少,并且百姓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
另外在选择继承人方面,也没有出现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的恶性事件。
不过可惜的是,如此有作为的皇帝却寿命很短,终年58岁。
关于雍正的死因,史书上并未记载,一直是一个谜。
因此历史学者们纷纷推测,很多人都认为雍正是太过勤政,导致活活累死。
根据《清实录》记载:
丁亥,圣躬不豫,仍办事如常。
雍正皇帝忽然感觉到身体不适,不过由于他一直勤政,因此并未在意,依旧像往常一样工作。
然而第二天,雍正忽然疾大渐,随后很快就死去了。
正因为这段记载,很多学者人认为雍正是因为旧劳成疾,又因为工作而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最终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
因此雍正皇帝之死成为了一个历史悬案,史学家至今还未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十、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悬案
武则天 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 今山西文水东人。
14岁时被唐太宗挑入宫选为才人,太宗死后她被逼削发为尼。
唐高宗的时候先是封她为昭仪,永徽六年又立她为皇后,参预朝政,她与高宗被后人并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唐中宗即位后,她临服改制。
第二年,她废掉唐中宗,另立唐睿宗。
载初元年她又废唐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神龙元年 705正月,大臣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迎唐中宗复位。
唐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此称她为武则天。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病逝。
次年五月她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令人奇怪的是这位冲破男尊女卑的罗网,打碎封建时代的桎梏,一跃登上皇帝宝座,生前唯我独尊,治国安邦的女豪杰,在死后,她的碑上一个字都没有留下,耐人寻味。
树碑立传,自古就是惯例,但武则天是一例外!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武则天立无字碑为后世出了难解之谜,有碑无文,不如说无文胜有文,成为趣谈。
【悬案内容】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位于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县梁山上。
墓前有两块高均为6.3米的石碑,西面为述圣碑,碑文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
该碑由7节组成,榫卯扣接,故又称为七节碑,碑宽1.86米,重81.6吨。
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宽2.1米,重98.8吨。
碑头刻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龙,碑东、西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幅,升龙高四米、宽一米,其身躯矫健扭动,神态飘逸若仙,线条流畅,刀法娴熟。
阳面是一幅狮马图线刻画,其狮昂首怒目,威严挺立;而马则屈蹄俯首,悠游就食。
整座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细,不失为历代石碑中的巨制。
令人奇怪的是,当初立这块碑时碑上竟未刻一字。
后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驳若离,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据《乾县新志》载:向无字。
金元后,往来登眺,有题咏诗篇刊其上。
《雍州金石记》也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
只是从宋代起碑上才有了笔力险峻、字体俱备的题刻。
那么,女皇武则天立这块异乎寻常的空白石碑,用意何在?成为一千三百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
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
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
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
在武则天看来,自己虽是女人,但高宗平庸,自己的才能绝对优于高宗,而且她统治期间在政治上打击了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 累朝得多士之用。
她还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
这就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而小小的一块墓碑是记不下自己的功绩的。
正如明代一位无名诗人在无字碑上题的诗中写的那样: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春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此说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是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终废唐改周,自立为帝,建立了武周政权。
二是,武则天培植自己的亲信,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庭的旗号,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铲除异己。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做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是聪明之举,况且武则天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
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土,为之赞叹不已。
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
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等。
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
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持这种说法的学者指出:从唐中宗起,陆贽、李绛、宋洪迈、清赵翼等人都很尊重武则天,对她评价很高。
认为,唐太宗打下的盛唐基础,建立了规模,而武则天则巩固和发展了这一基础,没有武则天起作用的五十年,也就没有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武则天对唐朝的历史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武则天的错误也是严重的,尤其是其统治后期,朝政腐败,新贵形成,对历史的前进起了阻碍的作用。
由于功过相掺,这些学者认为:武则天是个聪明人,立无字碑立得聪明,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第四种说法是,武则天生前并没有考虑自己的碑文问题,无字碑乃是他的儿子李显的主张。
唐中宗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却长期在其淫威下惶恐度日,几度险遭毒手。
李显对母亲滥施酷刑、滥杀无辜的暴行也是非常憎恨的。
武则天先后毒死太子李弘;废太子李贤为庶人,后又逼其自杀。
中宗李显当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则天废黜皇位,贬逐出京。
先后二十多年间,李显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每次听到武则天派人来看他,他都吓得胆战心惊。
他的长子李重润、女儿李仙蕙都因出言不慎被武则天处死。
此外,武则天晚年还一直思谋着将皇位传给其武家侄儿。
有过这一番饱受折磨经历的中宗,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公开发泄对母亲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她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干脆一字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一块无字碑。
另外李显也难定其称谓,如褒扬武则天,刻上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作为李唐子孙感情上不情愿;如贬斥其刻上则天大圣皇后,而武则天又明明做过十六年的大周皇帝。
左右为难,无可奈何之下,就只能在高宗的述圣碑侧立一块无字碑了。
第五种说法是:武则天建立大周朝之后,内心感觉愧疚不安,一心想在自己死后将江山归还李氏。
但由于自己称帝的这段经历,使她对自己死后的境遇没有信心,更害怕世人责骂其篡位之罪,而且在自己死后,称呼自己是皇帝还是皇后,都难落笔,权衡之后,还是以无字碑更为恰当。
近年来,一些史学家又提出了新的见解:无字碑当初立碑时已经拟好了碑文,但因各种原因碑文没有铭刻到墓碑上,而极有可能被埋藏在乾陵地宫里。
仔细观察了无字碑,可以看到无字碑的阳面布满了细线刻格子,虽经1300 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仍比较清晰。
根据碑阳面格子的总数算,该碑文约有3000余字。
经过一番折磨的中宗,重登皇位后既不能公开仇视母亲,又不愿为母亲歌功颂德的,于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将武则天在世时撰写的碑文以及武则天的《垂拱集》、《金轮集》及其它珍贵史册图册一起埋入乾陵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