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次发现雪豹 雪豹幼崽雪中依偎
青海首次发现雪豹 雪豹幼崽雪中依偎
雪豹是一种生活在极地严寒地区的物种,近日,青海地区首次发现了雪豹的踪影,实在是让人惊喜,据悉,一对小雪豹幼崽,互相依偎在岩石下面的场景,实在是太暖心了,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发现的雪豹,将受到密切保护!
雪豹是国际濒危野生动物、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作为高原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它生性警觉,人们很少发现其踪迹。
6月17日下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
该县境内首次记录到雪豹及其两只幼崽,是挖虫草的牧民意外发现的。
环保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项目主任赵翔告诉,哺乳期的雪豹尤其警觉,如果人们过度干扰,雪豹妈妈可能会很快搬家,甚至会弃巢而去,抛弃幼崽。
但根据6月17日凌晨的监测,目前雪豹妈妈已经回到巢穴,继续哺育幼崽。
两只雪豹幼崽都已半个月大小。
称多县把两只小雪豹分别命名为索索和玛玛,在汉语中是心肝宝贝的意思。
赵翔表示,雪豹不是群居动物,它们成年后,都会自寻领地,独立生活。
但人们采挖虫草的区域,往往与雪豹的繁殖区域有重叠,容易对雪豹的繁育活动产生干扰。
此外,虫草采挖的季节也与雪豹的繁殖期重合。
因此,当地需要更多地宣传,提醒人们在采挖虫草时,要避开大的高山裸岩和石山,保证雪豹繁殖期的安全。
称多县县委宣传部前述负责人表示,目前,称多县有关部门已及时采取行动,将该雪豹巢穴附近方圆2.5公里范围内,设置为雪豹保护小区,并安排护林员定期监测和巡护,隔绝外部影响,同时也禁止他人在其附近采挖虫草。
称多县有关部门也正开展广泛宣传,让老百姓了解雪豹,保护雪豹。
称多县县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称多发布17日的消息称,该县尕多乡牧民在挖虫草途中意外发现雪豹幼崽,拍摄了图片。
16日凌晨,称多县组织宣传、文化、文联、林业环保、公安、当地乡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赶赴该地区了解核实情况。
通报称,雪豹幼崽的照片拍摄于通天河大峡谷内。
雪豹幼崽表明,该雪豹并非偶尔游荡到此的孤立个体,而是在这一地区进行繁衍的本地种群。
尕朵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地带,当地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非常强。
目前,当地乡委政府及村委会已禁止任何人或团队进入雪豹巢穴所在区域。
赵翔提到,雪豹一般会把巢穴选在食物丰富的地方,这次发现的雪豹巢穴附近大约有100多只岩羊。
这次在雪豹的巢穴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雪豹把岩羊的粪便垫在了巢穴下面。
可能是因为岩羊的粪便能保持温度,并隔绝地表的潮湿。
此外,赵翔表示,通常,雪豹会选择非常隐蔽的地方进行产崽。
比如比较深的洞穴,或者有明显遮蔽物的洞穴等。
但这次发现的雪豹巢穴是一个比较浅的天然的岩石拐角处。
这增加了人们对雪豹行为的认知。
雪豹分布海拔最高的食肉动物。
有固定洞穴,夜行性,多晨昏活动,独居。
以伏击式捕食山羊、岩羊、斑羚等各种高山动物,偶袭击牦牛群、咬倒掉队的牛犊。
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一般随岩羊下降到相对较低的山上;雪豹的巢穴设在岩洞中,一个巢穴往往一住就是好几年。
雪豹以岩羊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动物,所以其栖居地也就在岩羊集中分布的山区。
黄昏时,岩羊开始离开岩石到草地觅食,雪豹则随岩羊群活动,常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
为了猎食,雪豹往往出去很远,常按一定的路线绕行于一个地区,需要许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白天很少出来,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