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哪些明星演过电影(哪十位演员最能代表香港电影)
香港有哪些明星演过电影(哪十位演员最能代表香港电影)
今天是香港回归25周年,更是电影进入香港125周年。
这一百年间,香港电影“尽皆过火,尽是癫狂”,逐渐成为最耀眼的东方明珠,在整个亚洲一枝独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东方好莱坞迎来了日薄西山的暮年。
香港电影这个流光溢彩的电影工厂变得支离破碎、垂垂老矣、不复当年,留下的只剩光影里的遗憾和那些代表香港电影的巨星们。
一是李小龙。
李小龙不是香港电影中第一位武打明星,但他绝对是第一位举世闻名的华人动作演员。
当年,邹文怀在一张餐巾纸上,以7500美元签了李小龙,随后李小龙就带着剧组前往泰国的一个小村庄拍摄《唐山大兄》。
也许是时势使然,《唐山大兄》在香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就已达到350万港元,打破了当时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李小龙一下子成了香港所有年轻人的偶像,对他的“李三脚”崇拜不已,他所代表的功夫片不同于邵氏的模式化,而是强调迅猛有力,出其不意。
之后的《精武门》是功夫片的又一次更新。
以往功夫片尽是狭隘的复仇主题,《精武门》将影片上升到民族大义,以其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引起广泛共鸣。
第三部电影《猛龙过江》被誉为功夫片教科书。
最后一幕,李小龙和国际空手道冠军在古罗马竞技场无任何镜头剪辑的对决,动作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猛龙过江》成功后,《龙争虎斗》问世。
这部电影令李小龙成为全世界的偶像,全球票房2.3亿美元,功夫一词自此晋升为中国的文化名片。
可惜天妒英才,《死亡游戏》才拍摄一半,李小龙便在香港逝世。
但他四部半的成就以及对功夫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上的贡献,对华人形象在全球的改变的促进,都让后来者望尘莫及。
二是许冠文。
在周星驰之前,香港喜剧电影之王的宝座一直是许冠文的囊中之物。
这位冷面笑匠的作品讽刺时弊,笑中带泪,蕴藏哲理,《鬼马双星》《摩登保镖》《半斤八两》屡次打破票房纪录。
在香港本土,《半斤八两》更是整个1970年代最高收入的电影,高于同时代的《星球大战》、《大白鲨》、《超人》等好莱坞大片。
许冠文的喜剧风格偏向于底层小人物,总是在笑声中参杂现实主义的悲凉。
他的作品不是恶俗的无厘头,而是将生活中的苦楚融合到电影当中,把这些苦难化成笑料,让观众又哭又笑。
直至1991年的《豪门夜宴》,喜剧之王易位。
许冠文以鸡屁股和鸡头的比喻,将喜剧之王的称号交到了周星驰的手上。
他也在《新半斤八两》之后很少再出现在银幕上,专注于幕后工作,推动香港电影的发展。
三是成龙。
成龙是活着的传奇,是华语电影最大牌的一张王牌。
在中国,他是唯一一个不靠本土市场,单凭海外市场就能让电影回本并且大卖的演员。
而且华人世界里只有成龙一人的电影结束后观众还不肯离场,不是因为彩蛋,是因为要看NG片段。
在日本,成龙一个人的电影票房累计为600亿日元(约等于人民币39.7亿元)。
华语电影在日本的总票房是1000亿日元,成龙一个人就是半壁江山,毕竟他在日本可是能与大熊猫相提并论的超人气明星。
在韩国,成龙有43部电影打入韩国年度票房前50,获得年度冠军17次,《醉拳》是韩国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片,观影人次纪录保持了三十年才被打破。
在北美成龙的票房累计超过20亿美元。
这一数字保持着华人明星在北美累计票房最高纪录和华语片北美累计票房最高纪录。
《尖峰时刻》的票房开画记录过了20年才被打破,《尖峰时刻2》、《功夫梦》、《尖峰时刻》和《尖峰时刻3》是好莱坞动作片史上票房记录前四名。
除此之外,成龙在世界各地拍摄电影的便利之处更是听得耳朵都出茧了。
国外电影打分平台烂番茄因他而建,日本的好多游戏和漫画中的人物根据他所出,在荷兰、乌克兰、德国拍电影,当地大力支持。
这样的成龙终于2016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成为华语电影第一人,当之无愧的活着的传奇。
四是周润发。
世界上,有一个男人的魅力无法阻挡,荧幕上的周润发。
那么还有比荧幕上的周润发更有魅力的人吗?当然有,那就是生活中的周润发。
发哥代表了一个时代。
他的演技千人千面,基本上没有他演不了的角色。
有的是叛逆型、嬉皮型,有的是英俊潇洒、文质彬彬,有的是滑稽可笑、落魄难堪,也有的是深藏不露、冷峻而富有感情。
正是因为这份出色,让他为华语电影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上海滩》《英雄本色》《纵横四海》《监狱风云》《秋天的童话》等。
即使自己已经成功名酒,发哥依旧保持着云淡风轻的豁达。
他不建议自己没有小孩,也不拒绝上菜市场买菜,从来不把自己当大明星,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得益于他不争名夺利的性格。
他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做一个人快乐普通人,因为人生中真正难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如何保持住一颗安宁的心,过着平凡而快乐的生活。
五是刘德华。
有这样一句话:能红一两年的,是有运气;
能红一二十年的,是有道行;能红三十年的,是有观众缘,能红四十年的,叫做刘德华。
这并不是谬赞而是一种公认的肯定,出道四十年,刘德华一直是一线,并且活跃在大银幕。
刘德华一开始并不是天王巨星。
演戏被人喷没演技,只会像偶像一样耍帅,唱歌被人批评没感情,没技巧,只有一张脸。
但刘德华并没有着急反驳,而是用一个个作品进行反击,《无间道》《天若有情》《忘情水》《练习》等。
这些作品让他足以当得起四大天王的称号,而且被人诟病没演技的话题也该停停了,他可是三届金像奖,两届金马奖的影帝得主。
六是周星驰。
在无厘头方面,周星驰是大师,在一本正经方面,周星驰也是大师,所以他是喜剧之王。
周星驰在电影中塑造了各色各样的小人物,但核心始终是小人物的梦想与逆袭。
这些小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故事,位于社会底层,不受人待见,路人也是冷眼旁观,但他们会把握机会,不断努力。
最终的结局也都是脱胎换骨、万人敬仰,只不过,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气节,他会“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种角色里的人物性格也是现实中周星驰的投射,如果没有电影上映,我们基本很难看到周星驰的消息,这就是他,总是事了拂衣去。
七是李连杰。
严格来说,李连杰属于内地演员,但他的发展主阵地都在香港。
而且再次成名也在香港,经典代表作除了《少林寺》之外都是港片,所以可以把他归类为香港演员。
论动作的飘逸度,当属李连杰。
他的功夫使力量与美感结合在一起,让力量、速度、柔韧三者有机融于一体。
作为“功夫皇帝”的他,从未被我们遗忘,只要回顾过去的光影时代,李连杰便是不可磨灭的符号。
除了他们七位之外,还有三位演员可以代表香港电影。
他们分别是梁朝伟、张曼玉、古天乐,一个是第二位华人戛纳影帝,一个是第一个华人柏林、戛纳双影后,一个是后港片时代最具知名的香港演员。
只是俱往矣,都过去了。
曾经作为香港电影名片的他们都已经老了,下一代青黄不接,辉煌的香港电影落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