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过最瘆人的电影(你没看过吊你老墓)
这是我看过最瘆人的电影(你没看过吊你老墓)
一部外国电影引进中国,它的译名真的是太重要了。
一个优秀的电影译名往往能决定观众对电影的第一印象。
好的片名能成为吸金利器,一个low名则会让很多观众在看到电影海报时就望而却步。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两岸三地,那些有趣的电影译名。
首先就是这部2004年上映的灾难大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原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内地译名:《后天》
香港译名:《末日浩劫》
台湾译名:《明日之后》
关于这个,我们必须承认,台湾的翻译更加恰当。
相比内地的直译,香港的翻译也是中规中矩,都是那种让人一看就没兴趣的名字。
而台湾的译名更显得有末日的味道。
Round 1:台湾>香港>内地
接着是这部1940年的经典之作。
这海报,是不是有种老版人民币的感觉?
原片名:《Waterloo Bridge》
内地译名:《魂断蓝桥》
香港译名:《滑铁卢桥》
台湾译名:《滑铁卢桥》
这次港台译者达到了一致,都是直译滑铁卢桥。
但是大陆的实在太惊艳,还有比它更经典、更贴切的译名吗?
单凭这四个字,仿佛就能感受到浓浓悲伤气息。
Round 2:内地>香港=台湾
然后是诺兰导演的神作。
大家都看过吧。
原片名:《Inception》
内地译名:《盗梦空间》
香港译名:《潜行凶间》
台湾译名:《全面启动》
Inception直译过来是“开端”、“奠基”的意思。
香港的“潜行凶间”有点迷,给人一种恐怖片的感觉。
而台湾翻译更是让人满脸问号,啊你是要启动到哪里去喔?
Round 3:内地>香港>台湾
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原片名:《The King's Speech》
内地译名:《国王的演讲》
台湾译名:《王者之声:宣战时刻》
...
...
香港译名:《皇上无话儿》
内地选择了保守的直译,无功无过。
台湾这次终于认真思考了,“王者之声:宣战时刻”,既有气势又契合电影主题,还是非常不错的。
而香港这个译名实在是...与众不同,让我想到了其他的东西。
Round 4:台湾>内地>香港
然后是美国版倩女幽魂。
原片名:《Ghost》
内地译名:《幽灵》
香港译名:《人鬼情未了》
台湾译名:《第六感生死恋》
本片一度被奉为爱情圣经,如果单靠直译“幽灵”显然无法做到。
而这次港译的“人鬼情未了”是港版最经典的译名之一,其他版本根本无法超越
台湾版,一般般吧,比内地直译版稍好一些。
Round 5:香港>台湾>内地
一点小结:
港台的电影片译名往往带有浓重的娱乐色彩。
在翻译进口影片名时往往轻松活泼、不拘一格。
这样间或就有出奇制胜、妙语惊人的佳译。
比如这部:
这是去年奥斯卡的热门电影。
原片名:《Lady Bird》
内地译名:《伯德小姐》
台湾译名:《淑女鸟》
内地还是保守的直译,而台湾的译名似乎更符合这部青春片的调调。
但你知道香港的译名是什么吗?↓↓↓
你可以说香港译名是故意用「家禽」打三级擦边球,博关注。
没错,可是片方也接受这名字。
这个译名就妙在:
这其实是一个谐音梗,bird跟「不得」音近,又是「鸟」的意思;
而且,片中的确有女主「不得鸟」的桥段。
Round 6:香港>台湾>内地
接下来这部也是港版译名大获全胜的典型。
原片名:《Leon》
内地译名:《杀手莱昂》
香港译名:《这个杀手不太冷》
台湾译名:《终极追杀令》
香港这个翻译真的很动人了,比“杀手莱昂”更有人情味。
后来内地也逐渐开始使用“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译名了。
至于台版翻译,就不提了。
Round 7:香港>内地>台湾
接着是这部。
原片名:《Twilight》
内地译名:《暮光之城》
香港译名:《吸血新世纪》
台湾译名:《真爱一世情》
Twilight直译有“黄昏”的意思。
台湾的又是比较一言难尽。
香港的译名说不上很烂,但是肯定被“暮光之城”完爆了。
Round 8:内地>香港>台湾
下面这部是公认的影史最佳。
无论是国内豆瓣,还是美国的IMDb,都是稳居榜首。
原片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内地译名:《肖申克的救赎》
香港译名:《月黑高飞》
大陆依然是直译,但这个直译非常到位,再多加任何修饰都是画蛇添足。
香港则在原名上结合电影内容稍作延伸,但是效果一般。
而最奇葩的当属台湾的译名了↓↓↓
台湾这个译名至今是个谜,与影片毫不相关的一个名字,也没有任何艺术美感。
这样一个名字居然被冠在了一部经典电影上面,实在是很刺激了。
Round 9:内地>香港>台湾
再来看一部湾湾的神奇翻译。
原片名:《Warm Bodies》
内地译名:《温暖的尸体》
香港译名:《热血丧男》
这是一部讲述一位变成丧尸的帅哥爱上女主,拯救女主的故事。
内地译名“温暖的尸体”,还算不错。
港译“热血丧男”,马马虎虎。
感受一下台版译名↓↓↓
台湾译名:《殭尸哪有那么帅》
嗯....台湾这次起的名字,殭尸哪有那么帅?霸道总裁爱上我?
真的是满满玛丽苏小说的味道。
Round 10:内地>香港>台湾
还有一部B级片。
这是一部很有争议,讲述强X与复仇故事的影片。
原片名:《I Spit on Your Grave》
内地译名:《我唾弃你的坟墓》
台湾译名:未找到
这部禁片,内地依旧选择直译,没啥亮点。
台版译名没找到。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港版译名了——
《屌你老墓》,感受一下?
这个翻译真的逆天,非常生动,到位。
Round 11:香港>内地
一点小结2:
其实,由于社交网络的发达,Facebook、WhatsApp、WeChat大行其道。
很多的译名生怕年轻的观众嫌闷,于是选择了那些贴近时事、贴近网红话题。
很多香港的译名还会与一些经典的歌曲相结合。
既能接地气,还增加了很多话题性和趣味性。
比如前年这部奥斯卡最佳影片↓↓↓
一部讲述人兽恋的影片。
原片名:《The Shape of Water》
内地译名:《水形物语》
台湾译名:《水底情深》
“The Shape of Water”直译为“水的形状”。
内地与台湾的译名都不错。
但我最爱的却是香港这版译名:
有《忘情水》便有《忘形水》。
而且还巧妙的引用了陈奕迅的歌词: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Round 12:香港>内地>台湾
还有很多译名都是批量化生产的。
就像内地《XX总动员》,湾湾《神鬼XX》,香港的《轰天/冲天XX》
99年大片《木乃伊》横空出世,一度夺下全球4.1亿美金的票房神话。
台湾定下了《神鬼传奇》的译名,果然,在台湾收获1.4亿新台币票房,风头一时无两。
于是《神鬼XX》成了金字招牌,一大批「神鬼」纷至沓来。
《加勒比海盗》是《神鬼奇航》,《碟中谍》是《神鬼认证》,《角斗士》是《神鬼战士》...
而阿诺·施瓦辛格则是和“魔鬼”签下了不少的片约。
通过相同/相似字眼做类型划归,确实也是电影译名很讨巧的一个思路。
其实,对于哪个译名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尽管有时会形成激烈的争论。
但片方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刺激票房收入:
要么标题耸动,大玩噱头,勾起你的好奇心;
要么精准覆盖类型元素,包揽对应受众;
要么抖机灵、来点方言梗,使你会心一笑。
反正咱们也是图个乐呵就够了。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收藏,更多精彩陆续有来也可以来我的公众号【人生电影公司】找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