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刮起“小剧场风” 小舞台与多栖演员开启“双向奔赴”
上海刮起“小剧场风” 小舞台与多栖演员开启“双向奔赴”
影视演员刘庭羽(左)与滑稽戏演员薛文彬在现场表演 郑莹莹 摄
中新网上海6月2日电 题:上海刮起“小剧场风” 小舞台与多栖演员开启“双向奔赴”
记者 郑莹莹
华灯初上,“剧场”里的灯光暗了下来。
影视演员刘庭羽在宝蓝色的沙发上躺着,等待她的第一个“镜头”到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她的这次表演不在影视拍摄基地,而是在上海徐汇区的一家“餐厅”里。
这个名叫“剧星”的餐厅是一个集沉浸式戏剧、西餐、酒吧于一体的“新戏剧舞台”。
演员们在观众席上表演,让观众也成为“舞台”的一部分。 郑莹莹 摄
在表演开始时,刘庭羽面前的观众刚用好西餐,有的还在吃着最后一道甜点。
舞台上,灯光渐明,刘庭羽与同伴们开始了名为《疯狂8小时》的沉浸式爆笑戏剧表演。他们一会儿在舞台区域表演,一会儿走入人群中,甚至让观众直接参与其中、成为“群演”。
与刘庭羽一起表演的,除了和她一样的影视演员,还有滑稽戏演员、话剧演员,堪称多栖演员大集会。
刘庭羽说,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小舞台沉浸式戏剧,也是第一次尝试表演时跟观众如此“近距离”。
刘庭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是一名影视演员。
“以前也尝试过大剧场的舞台剧,但到小舞台表演、跟观众互动,这是之前没有过的,我感觉蛮新奇的。”她告诉中新网记者。
《疯狂8小时》沉浸式爆笑戏剧的演员(从左至右:封佳奇、李亭哲、刘庭羽、杨若彤、薛文彬) 《疯狂8小时》剧方 供图
在上海,年轻人越来越爱小剧场,而剧场和演员也在看“市场风向”转型。
在《疯狂8小时》出品人李倩看来,大剧场、小剧场各有所长,大剧场的艺术感、舞台美术设计是小剧场难以媲美的,但相对而言,观众在大剧场看表演比较拘谨,在小剧场更放松。“演员‘近在咫尺’,还能参与互动,没有隔着舞台的距离感。”李倩说。
她希望以小剧场的新探索,让观众看到走下荧幕的影视演员,也让滑稽戏演员、话剧演员打破表演的边界。
李倩自己也曾是一名滑稽戏演员,她说,滑稽戏演员平时都是用上海话表演,年轻人比较少看滑稽戏,“滑稽戏流失了很多观众,所以我想把一些好的滑稽戏演员吸引过来,让他们与影视演员、话剧演员一起用普通话表演。”
在上海,其实,“小剧场风”早已吹起。同样在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逾百“岁”的上海大世界近期焕新后开设了一个个小剧场,大门不再收取门票,观众如果想到里面的小剧场观剧,再单独买票。
下班后,“盒子”剧场、戏剧酒吧等小剧场新业态在夜晚吸引着年轻人,让他们在一天的繁忙工作后,“摁停”时间,享受上海霓虹灯下的“夜之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