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三大战役
《三国演义》中的三大战役
《三国演义》这本书描写了三场大的战役,它们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现如今我们基本用“夷陵”,“彝陵”二字是原著所写,特别说明),这三次战役将整部三国最有名的人物几乎囊括,也是三次重大的历史转折事件,让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场战役是怎么回事?
第一场官渡之战,参战双方主要为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背景为此时割据诸侯如吕布、袁术等已被灭掉,刘表坐镇荆州,孙策据守江东,此时北方主要有两大军事集团,袁绍占据青州、冀州等四州,曹操占有兖州、徐州等三州,袁绍决定消灭曹操,起兵七十万于官渡(其实之前已在白马、延津等地与曹操交手,结果被曹操击破并被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战争过程很精彩,双方各使奇招,互有胜负,然而曹操兵少粮缺,很快要撑不下去,但此时真乃天助曹操,许攸叛逃袁绍并给曹操一个让战争转败为胜的计谋,那就是夜袭乌巢烧掉袁绍大军的粮草,战争结果:曹操大胜。官渡之战标志袁绍集团即将覆灭,曹操将成北方霸主并为统一北方埋下伏笔。
第二场赤壁之战,参战三方:曹操、刘备和孙权。兵力对比: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刘备加上刘琦大约两万,孙权五万,从兵力来看,曹操占有绝对优势。从战争开始前到结束,《三国演义》里经典故事都集中在这场战役前后了,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大家熟知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赵云单骑救幼主、张飞大脑长坂桥、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蒋干盗书、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操、诸葛亮三气周瑜,整个赤壁之战的前后,脍炙人口的故事实在太多,战争结果曹操大败而归。赤壁之战标志着三家鼎立局面开始出现,曹操再也没有力量统一全国了。
第三场彝陵之战,参战双方:刘备和孙权。战争背景:刘备进驻益州取刘璋代之,与曹操决战于汉中,曹操战败,这时孙权派鲁肃讨还荆州,关羽不给,孙权提亲也被关羽所拒,孙刘联盟开始出现裂痕,当关羽听说刘备称汉中王,开始攻打樊城,战争初期进展顺利,曹操几路援军都被击败,关羽水淹七军,擒获庞德和于禁,此时曹孙达成共识,孙权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擒所杀,孙刘联盟彻底破解,刘备一意孤行为关羽报仇,起兵七十万攻打孙权。战争结果: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破之,并撤回白帝城,一年后病逝,托孤于诸葛亮。彝陵之战标志刘备集团再也无力按隆中对两路出兵统一中原了,失去荆州,从此刘备集团成为三国实力最为弱小的,最先覆灭也成了必然。
上面的三大战役全部讲述《三国演义》里的内容,实际真实历史上的三大战役与小说有很大的区别,但本篇文章不讨论,通过三大战役前因后果,串连了整本小说的发展顺序,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都一一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