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透了,说的就是它!
燃透了,说的就是它!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国产电影会做如此 " 大手笔 " 的拍摄方案。
十几个部门,上千个工作人员。
花了无数日夜搭建了一片上千平米的敌军基地。
然后,预埋了 400 多个炸点,把这里炸个稀巴烂。
为的就是,在电影里可以出现几秒钟的画面。
而这样的场面,在这部国产战争巨制里还有很多,很多——
《志愿军:存亡之战》
01
苦战,恶战,存亡之战
抗美援朝的第四第五次战役,其烈度和重要性,自不必说。
如何展现志愿军的英勇之处、过人之处,本片花了不少巧思。
首先,用一个狠辣的对手,衬出志愿军的强大。
《志愿军:存亡之战》里,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些脸谱化的,小丑式的对手。
而是一支久经沙场、作风狠辣的 " 联合国军 " 队伍。
指挥官,是作战经验丰富,务实低调的李奇微。
影片一开场,就是他孤身一人,身着作战服装,来到炮火连天的前线考察。
亲自品尝连前线指挥官都嫌弃恶心的志愿军口粮,试用了志愿军的枪械。
随后他依据多年经验,制定出非常有针对性的作战方案。
在关键的铁原阻击战上,对方有五万人,步炮坦协同。
为了增加进攻的胜算,前方指挥官连自己的士兵炸伤了也全然不顾。
而志愿军,只有两万五千人,足足差了一倍。
更别说,敌军的弹药量大管饱,是常规战斗的五倍耗弹量。
过饱和攻击,是志愿军面临的真实状况。
其次,用数场精彩的战斗,衬出志愿军的老练。
影片用了数场战斗,把这支 " 什么仗都能打 " 的队伍,做了全方位的呈现。
第一场,砥坪里,说的是志愿军 " 不怕打苦仗 "。
即便是多日没有休整的状态,依然跟武装反扑的敌军打得有来有回。
第二场,临津江,188 师 1 营对阵比利时营。
开打前的动员会上,指导员说咱们这次碰到的是个硬骨头,可是咱们营是什么牙口?
下面的志愿军们齐声喊道,钢!钢!钢!
接下来的情形,也证明了他们 " 不怕打硬仗 "。
黑夜中,一行人沿着水路摸进营地,顺利拿下了这支重型装甲部队。
影片中一个细节让派爷印象深刻。
在穿越敌人布置的铁丝网时,前排的志愿军战士们,用手握住拴在铁丝上的罐头,防止发出声响,然后俯身趴在网上,好让后面的战士从他们身上爬过去。
之前那句 " 钢 " 的口号,就在这里有了具体的对应。
它就是战士们钢铁般的意志。
第三场,铁原阻击战,凸显的是志愿军 " 不怕打恶仗 "。
铁原阻击战,是存亡之战。
失了铁原,志愿军可能就会被切断后路,节节败退。
面对步坦炮协同的五万人,志愿军这装备劣势的两万五千人,这场恶战,怎么打?
这就说到了第三点,用多个灵活的战术,衬出志愿军的创意。
负责拖延敌人的 189 师知道,正面集中迎敌,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那干脆,整个师就地 " 解散 "。
分解成几百个小作战单位,每个单位建立好几个营地。
像一颗颗钉子一样,钉在敌方部队的必经之路上。
敌人来了,就打,打不过,就去下一个营地。
打散了,就找别的部队合并,让敌人有拔不完的钉子。
靠着这样的大胆战术,大大拖缓了敌人前进的步伐。
负责阻击的 188 师,更是没有闲着,几万人没日没夜地挖着堑壕。
这样敌军坦克一靠近,就会陷进去,不能动弹,坐以待毙。
后来,敌军学乖了。
发明了坦克推土机,试图把战壕推成平地。
志愿军不怕,他们假装撤退,诱敌深入。
然后把敌军坦克葬送在火海中。
但这,还不够。
影片还通过客观装备上的落后,衬出志愿军的勇猛。
在工程师专家跟前线志愿军战士们的交流中,我们听到了很多人的意见,也听到了工程师专家无奈的解释。
反坦克手雷准度太差,那是因为我们无法生产这种布尾。
反坦克炮的射程太近不灵活,是因为我们缺乏弹药训练,制造用的特种钢材国产的不达标。
可是,我们只有这些。
那么,要想消灭更多的敌军装甲部队,只能靠一种方法。
抵近。
手雷准度太差,战士们就顶着猛烈的机枪火力,抵近到十米以内投弹。
可是,手雷的杀伤范围,就有二十米。
是的,要想炸毁一辆坦克,就得牺牲那名投弹的战士。
反坦克炮只能抵近到三十米射击。
笨重的炮身,要好几个人抬,可敌人的机枪和炮火,可不会停止。
困难归困难,我们的志愿军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哪怕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场存亡之战,就是这么打赢的。
都是人,谁不怕死?
可是为什么,他们视死如归?
02
为国,为家,保家卫国
影片在表现战士们的战斗意志时,抛弃了以往常见的那种口号式的塑造。
而是通过非常朴素的观念,来完成 " 保家卫国 " 的价值观传导。
影片不说 " 国 ",而是说 " 家 "。
主角三个,李默尹(父亲)、李想(哥哥)、李晓(妹妹),便是解放前失散的一家三口。
解放后,三人短暂地重聚,也以陆续开赴朝鲜战场结束。
在表达 " 家 " 的观念时,用的又是人人都能感知到的日常符号。
家,是糖一般的甜。
父亲身为师团领导,带着彭老总的指示,前往儿子所在的营地传达指令。
临行前,彭老总给了他一颗糖,说是国内一个八岁小朋友,夹在信封里寄过来的,让他带给儿子李想。
父子俩聊完正事,便匆匆分别,李默尹才发现,那颗糖没送出去。
后来,李想要去跟父亲汇报战况,俩人烤着缴获的午餐肉,聊起了家。
正好路过的女儿也听见了,冲进来,三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人分别时,那颗糖,也抛到了李想手中。
再后来,李想需要坚守阵地,而妹妹李晓则要撤回后方。
面对不舍的妹妹,李想把那颗糖塞进李晓的口中。
问她,甜不甜?
牺牲前,李想也拿出那张糖纸,舔了舔家的味道。
家,是花一般的香。
李晓在李想出发前,送给他了一朵家乡的花。
李想一直夹在笔记本中。
在决战前的动员会上,李想拿出这朵花,让每个战士都闻了闻。
花干了,但香味还在。
家,是每个人口中的庄稼。
在某次行动的雨夜,某位战士突然想起来了,今天是芒种。
芒种忙种,就是忙着种麦子。
芒种后,就应该种豆子了。
旁边一个战士说,你们河南种的是豆子,我们江西种的是芝麻。
大家你一嘴我一嘴,说起了自己的家乡。
当最后,战士们喊着自己家乡的名字,冲向敌军的时候。
保家卫国这句口号,才显得那么具体,那么感人。
家,也是旗上的那抹红。
花,是红色的。
糖,是红色的。
李想在家里罚站时,墙上那只瓢虫,也是红色的。
这些红色,就是家的象征。
就跟红旗一样,映在了每个战士的心里。
他们可以为了这个红色,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流干最后一滴血。
影片里,还有一个让派爷印象深刻的职业,战损记录员杨三弟。
他拿着相机,拍下牺牲战士的遗体,记录下他们的姓名。
起初,其他战士不理解,说他只拍死人,晦气。
可是他说,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这些死去的战士,有一天可以回到故乡,让家人认出自己,接自己回家。
在这里,家,又是每个战士的名字。
名字告诉了我们,他们来自哪个家庭,他们来自哪个地方。
家,就是我们日常所见所闻的,交织在一起的这张细密的网。
而这张网,组成了我们的国。
网里的人,都是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家人。
03
用心,用情,诚意之作
唯有真正地还原战场,才能真正地体现战争。
就像开篇派爷提到的那样。
影片在表现战争场面的时候,将写实主义贯彻到了极致。
坦克,都是一比一还原建造的。
铁原防线,是用了几十万平米的外景地,请了一万多个人现场挖掘的。
连起来绵延上万公里。
甚至连水坝,都是一比一还原地平地里建造了一座。
导演坦言,这次的拍摄理念,就是文戏武拍,武戏爆拍。
只有让片场充满了硝烟,才能让观众们体会到战场上的硝烟。
在片场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所有人猛一点。
真炸、真摔、真打、真搏。
所有的真,就是为了让在场的演职人员和观众们一起,回到那个烽火连绵的战场,亲身体会志愿军的可贵之处。
知道战之不易,知道为何而战,才更显得牺牲的伟大。
都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我们的国威之战,哪怕在美国、韩国的历史博物馆里,依然会对这次战争心有不甘。
这也是为何,我们需要反反复复用《志愿军:存亡之战》这样的作品去提醒世人,告诉他们我们取得了胜利,以及,怎样取得胜利的原因。
五星红旗能够在这片大地上高高飘扬,离不开每一个把她托举起来的战士们。
让它做你的国庆档观影首选,一定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