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何执正:大唐最幸运的诗人没有之一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何执正:大唐最幸运的诗人没有之一
唐代璨若星辰的诗人中,贺知章虽然不是名声最响,成就最高的,却拥有两项“唐代诗人之最”的桂冠——最长寿者与最幸运者。
贺知章的长寿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毋庸置疑,无需争议的,他出生于公元659年,逝世于公元744年,享年85岁,即使放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也毫无疑问应属长寿老人之列。
唐朝诗人中有幸年过古稀的本就不多,能够进入耄耋之年的更是寥若晨星,与贺知章相比则是无人能出其右,总而言之一句话:最长寿的唐朝诗人这把金交椅贺知章老先生是坐定了的。
现在咱们专门来说一说贺知章漫长人生中的幸运所在。
贺知章的第一重幸运在于他的出生之地。贺知章的老家浙江萧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的美景佳致。
在宝天、灵地、华物的共同滋养下,资质聪颖的贺知章很早就凭借文词在越州一带闻名遐迩了,这是他的第二重幸运。朗朗上口,妇孺皆知的《咏柳》应该就是此时写成的,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柳形象正是少年贺知章的自我写照——自信而谦逊,热情而真诚
故乡的花柳繁华和温柔富贵虽然让贺知章放慢了求取功名的脚步,却并没有消弭他内心的远大理想。公元695年,三十多岁的贺知章北上长安赴考,凭借超群的文采学识夺得头魁,造就了他作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个科举状元的崇高地位。贺知章“一举成名天下知”自然是他深厚散文功底和诗词实力的证明,但无疑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幸运。
贺知章步入仕途后,担任的主要是文化部门的职位,比如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殿学士、正授秘书监等等,对于那些权欲强烈的人来说,这当然是令人大失所望的事情,对耽于诗文,热衷修道的贺知章而言却是另一重幸运。贺知章在公务之暇结交了一大批文朋诗友,其中就包括大家熟知的“诗仙”李白,“草圣”张旭,《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他和李白、张旭等人经常聚在山水佳处饮酒挥毫,谈诗论文,每次都是乘兴而来,乐而忘归,优哉游哉,快乐似神仙,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醉中八仙”的千古佳话。
说到唐朝的书法家,人们会想到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张旭、怀素等人,其实,贺知章在大唐书法家长廊中也幸运地拥有颇为重要的一席。贺知章最擅长的书体是草书和隶书,他的书法“如春林之绚采”,“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深深影响了晚唐和有宋一代的书风。李白非常钦佩贺知章的诗书双绝,曾经为之欣然赋诗曰: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贺知章还有三个最大的幸运。
其一,尽管贺知章享有接近米寿的漫长人生,但他一辈子都生活在盛唐时代,没有经历过大唐的衰落和战乱的残酷,而且他老人家大半辈子居住在富丽堂皇的唐都长安,对于盛唐的气象最有发言权。我们通常以李杜、王孟、高岑作为盛唐诗人的代表,但其中的五位都在晚年遭逢了安史之乱,已经迈进了中唐时期,孟浩然虽在乱前离世,可他在长安待过的日子屈指可数,所以,如果真要推举一位诗人作为盛唐的代言人,贺知章雀屏中选的可能性要比他们六位大得多。
其二是他与李白传奇性的相识,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金龟换酒”的故事。这个故事尽管充满戏剧色彩,却是真实的历史场景,李白在听到贺知章辞世的消息时,回顾往事,百感交集,作《对酒忆贺监二首》深表怀念,并且特意在诗前写了一个短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贺知章的知遇之恩一直是非常感念的,其实与李白相识正是贺知章的最大幸运之一,因为每次说起李白“谪仙人”的美名时,人们都会提起或想起贺知章的大名。
贺知章的第三大幸运在于他的诗歌创作,这其中既有不幸更有万幸。不幸的是他的诗作绝大部分都遗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万幸的是他最好的作品有几首留了下来。贺知章在他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肯定写下了数以百计甚至千首以上的诗歌,但等到清人编纂《全唐诗》的时候,能够搜寻到的却只有十九首半了,那半首乃是一则断句。流畅优美,脍炙人口的《咏柳》和《回乡偶书二首》自然就在其中,这就足以确立贺知章唐朝著名诗人的历史地位。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