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真实的历史结局细思极恐(一部被低估的文学作品)
白鹿原真实的历史结局细思极恐(一部被低估的文学作品)
重读《白鹿原》,有了新的感悟。不同的年纪,读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白鹿原》的内容就充分展示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将我国的长篇小说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白鹿原》:一部被低估的文学作品,讲述封建农村下的人性故事
作者陈忠实创作《白鹿原》前就暗下决心,要把这本书当作“将来垫枕头的”作品,也就是说,一名小说家总要写点自己都觉得好的作品用来陪葬。
这篇小说写于1989年,当时文革给人民造成的心理创伤还是记忆犹新,在作者的心中,动乱从清末就开始了,一直到文革,从未停息,有时候是社会动荡,有时候是自然瘟疫,但是最遭罪的是人民百姓啊。
它讲的是一个民族传统的故事,虽然其中多少有点虚构,有点夸张,可是所谓的传说,自然是有虚构和夸张的。勤恳老实的耕读,学为好人,这个良好的传统就应该保持下来。那些有关白鹿的描写,自然都是虚构的,但那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升华。
书中安排的白孝文这个晚辈,在田小娥的引诱下彻底从一个大少爷堕落成一个大叛徒,懂得曲意逢迎,甚至出卖自己的兄弟,踩着别人的尸骨往上爬,到最后却成了革命的功臣,当上了光荣的县长,真是具有讽刺意味,作者没有安排白孝文堕落到底背运到底,反而叫他“青云直上”了,这就写出了作品的深度来了,更加具有现实性了。
书中对女性的描写,尤其是女性的心理活动、生活细节、品质性格等笔墨不多,恰好对应了那个时代里女性在家族中的从属地位,依然恪守着三从四德,没有自己的声音。但这些隐匿在男性背后的女性,通过她们的沉默、隐忍、包容,却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男人的成长、成熟和改变。
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世
陈忠实在前言中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一个家族的秘史没有文学的传承,靠的是口耳相传。
《白鹿原》最初刊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杂志,直到199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白鹿原》单行本。从这之后,这部沉甸甸的小说就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大江南北。
自出版到现在已经有20年了,这么长时间还经久不衰,里面的内容是值得我们阅读的,白鹿原的土太厚了,在20世纪中国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那几千年的宗法制度,坚硬的如同脚下的黄土,在沧桑变幻中总有一股断然执拗的自矜。
要知道无删减版的《白鹿原》才是最震撼人心的,仅需38元就可以将它带回家,简直是太划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