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三伏天怎么数?几伏天最热?
农村老话“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三伏天怎么数?几伏天最热?
今年的夏至节气是6月21日,每当夏至来临,气温就会出现明显的上升,很多人会说,夏至过后白天的时间不是越来越短么,按照常理来讲应该是温度越来越低,为何过了夏至后,气温会越来越高呢?其实,这主要是夏至的时候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地面获取的热量也是最多的时候,地表温度升高的同时也会散发热量,但散发热量的进度一直追赶不上太阳辐射的热量,所以在夏至过后还会热一段时间。
夏至当天因为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上,所以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在古人看来,这一天是阳气最旺盛的一天,但古人通过多年的经验,又总结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每当夏至过后的20天左右,又会迎来新一轮的高温,而随着这个现象的不断产生,人们就总结出了“三伏”,这个三伏如果从温度来看,要高于夏至,从湿度来看也是要高于夏至,因此,这个三伏天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而古时候人们对于三伏的定义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从夏至第二天开始计算三伏的第一天,根据温度的变化,三伏天一共是30天或者40天,第二种就是老人们常说的”夏至三庚数伏天“,也就是从夏至开始数三个庚日,才开始进伏。因为后人对夏至的温度变化和观测,现在一般都是沿用第二种方法来计算三伏天,也就是“夏至三庚数伏天”。
那么这个三伏天应该怎么去数呢?下面小农人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中国古代用天干和地支的结合来统计时间。天干有十个日,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日,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夏至节气后的“三庚日”就是遇上3个带“庚”字的日子,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
从上面60甲子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干是10天为一轮,也就是说,每10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庚未日等等,而今年从夏至节气过后的第3个庚日是庚子日,也就是阳历的7月11日,这么算下来,今年的三伏天起始时间是7月11日。
三伏天一共分为三个伏,头伏、中伏和末伏,头伏天是10天,也就是7月11日-7月20日,中伏分为10天或者20天,而根据计算,今年的中伏是20天,所以今年的中伏是7月21日-8月9日,末伏的时间是8月10日-8月19日,一共是40天。
头伏、中伏和末伏哪一个伏天是最热的?
三伏天的温度因地制宜,长江以南的很多城市可以达到40°C以上,而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会达到30°C以上,如果说哪个伏天最热,其实个人认为是中伏比较热,因为今年中伏天长达20天,而且随着地表温度的不断积聚,在进入头伏的时候,只是表现出热的感觉,但到了中伏却表现出酷热的感觉,因为这个时候的地表温度是全年最高的时候,而且湿度大,人们会感觉到闷热,造成了一种非常热的感觉。
很多人说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其实末伏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立秋节气,这个时候整体来看只有上午和中午时段是最热的,而且随着气候的变化,这个时候的热是那种干热,少了许多湿热,是人们能够承受得了的,虽然有“秋老虎”的加持,但整体热量来看,始终是不如中伏热量大,所以中伏应该是三伏天中最热的时段。
三伏天即将来临,酷热的天气也即将来临,为了让我们能够平安的度过三伏天, 小农人有以下几点意见提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不要吃过冷的食物,三伏天虽然热,但那种热只是外表的热,对于我们身体的体温产生不了多大影响,很多人因为闷热的天气出现,就会出现想要急速降温的想法,于是吃冷饮,喝冰水,吃凉西瓜,只要是凉的东西都可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虽然短时间内是舒服的,但对我们的身体却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尤其对于一些肠胃不好的人来说,所以一定要注意过冷的食物的摄取。
2,少吹空调,空调虽然是降温的好装备,但在炎热的三伏天还是要注意的,我们的皮肤有很多毛孔,这些毛孔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热胀冷缩,一旦遇到热天,毛孔就会张开,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吹空调时间过长,或者正对着空调,那么冷空气就会进入毛孔内,渗透到身体里,这对身体也是不好的,因此,我们有一定要少吹空调。
3,不要吃得过饱,三伏天是一个非常热的时段,这个时候按照常理我们的胃口都是比较差的,但有些人因为工作劳累就会产生饥饿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吃的过饱,吃的过饱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腹胀感,这其实是因为天气热,肠胃蠕动慢,消化起来也慢,所以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适量的吃,不能过饱。
夏至即将来临,过了夏至之后,我们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数上三个庚日,这样就可以计算出三伏天的到来,而我们在三伏天里除了饮食,也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不能熬夜,不能贪凉,不能过饱,希望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的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