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菜草头圈子中的草头是什么,你来说说看
上海名菜草头圈子中的草头是什么,你来说说看
苜蓿,它从西域来
文/图 芒果君爷爷
犹记得六十年前语文中的儿歌:“淅沥沥,淅沥沥,春雨贵如油……”接着就是雨水润泽后的万物欢欣云云。少年时,在乡下种了几年田,方知泡田插秧俟农历四月。今日春分,耕田耙地在江汉平原为时尚早。可那“春雨贵如油”的五字箴言,却铭记于心。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不时淫雨绵绵,如“油脂”般昂贵的春雨从苍穹飘飘洒洒,恣意滋润旷野。想必儿歌作者的生地,是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僻壤?资源不遂人意。偶有降水,“久旱逢甘霖”般的喜悦袭上心头。不然怎么觉得雨水贵如油呢?其实,我们更热衷阳光明媚的春天。
江岸边的苜蓿、地米菜、枸杞薹子……也在“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中愈发青绿起来。它们皆为江汉平原的春季野草,在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野草中,人们注意到杂食动物对苜蓿的嗜好。当苜蓿混杂在气味形态各异的野草丛中,被猪马牛羊吞咽并无大碍时,可食野草不再是牲畜的独享专利。它完成了从野草到野菜的蜕变,荣膺人类可食植物的榜单。人们再也无需具备神农氏的勇气去尝试,尽可坦然食之。
野菜的名字不甚统一,唯家乡独尊。
野菜并非植物界的阿猫阿狗,它们的学名早已分门别类入籍于植谱中,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长江下游的江浙沪,多用荠菜包饺子,荠菜不但可以制成水饺馅,汤圆馄饨亦无所不能。如此鲜美野菜,荆楚人却视如敝履,若要食之,亦是浅尝辄止。至于荠菜在鄂中的名字,就叫“地米菜”。是不是南辕北辙,不知所以?每逢农历三月三,荠菜纤维粗老、长有尺余,楚人方才想起荠菜的卓著功效。买上一束枝头点缀碎小白花的荠菜茎去煮鸡蛋,此举与江浙到是遐迩一体。
苜蓿菜,标准的植物名称。
从汉字的架构上,我们无法揣摩苜蓿的含义。原来,苜蓿是西域大宛国古语,来源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费尔干纳盆地,苜蓿正是古大宛语buksuk的音译。如此久远,我们当然无从知晓它繁琐的履历。
公元前138年,张骞应召出使西域。他乡异域,张骞受尽千般苦难,十几年颠沛流离,开辟了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植物种子也乘着骆驼,沿着丝绸古道进入华夏。二千多年来,黄瓜芫荽茄子西瓜石榴葡萄等成为国人倍受宠爱的蔬果,苜蓿却成了自生自灭的野菜。
旧时,苜蓿菜在我从心底里念成“木须菜”,一错就是几十年。
儿时读《平原枪声》。书中描写武工队员在鬼子占领区暴露,慌不择路闯进一家饭馆,堂倌上前侍问,那位仁兄家境窘迫,平生不曾在餐馆消费,如何点的出菜名?焦灼之中忽地想起说书人提及“木须菜”乃是晋察冀一带至味,随之脱口而出。武工队员在木须菜的美味中独酙独饮,丝毫不显慌乱,机智地躲过敌军搜捕。从此“木须菜”三字根植我心。
木须菜不就是江汉平原野生野长的猪草么,还能堂而皇之登上大雅之堂?胸中疑问横亘多年,百思不得其解。1998年,驱车北上途经河北邯郸,菜谱中,“木须菜”赫然在列。答疑解惑非木须菜不可。少顷,木耳肉片炒鸡蛋端上桌来,问及木须何在,餐馆哪里晓得来历,顾左右而言他。其实,小说作者亦是道听途说。木须菜原产地为山东,是著名鲁菜。真正的名字叫“木樨菜”,樨即烹调后的黄色鸡蛋,真是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木须与荆楚苜蓿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谁说苜蓿不能登大雅之堂?本帮菜中著名的“草头圈子”,鼎鼎大名的沪菜。民国时期青帮大佬杜月笙,钟呜鼎食夜夜笙歌。但杜月笙尤其钟爱草头圈子。草头是上海土语,就是江汉平原春天的苜蓿。圈子嘛,则是猪肠最末端的大肠头,它的规范名称叫直肠。大肠头熟制后横切开来,环状油脂镶嵌其间,极其软糯肥腴。川菜有一道”炸扳指”,也是此物,直肠经烹调后,形如古代射手套在拇指上的玉环,故曰“扳指”。上海的草头配圈子,四川的炸扳指,皆是猪的肠道终端所为。炸扳指还能讲出点缘由,草头圈子,实在是俗不可耐。
草头圈子名称虽俗,切勿小觑。上海电视台推出的美食节目《烟火拾味》,草头圈子是米其林“老正兴”的至高美味。片中旁征博引道“未吃过草头圈子的人不算真正美食家,不会做草头圈子的厨师不能称为本帮菜大师”。听得我暗暗得意,盖因为肥肠在我家的厨间变化无穷,草头圈子,当然不在话下。此等殊荣,非我莫属啊。
草头与圈子,原本是二菜组合。肥肠头经浓油赤酱红烧,色如重枣,环转叠层清淅可见。出锅时摆在煸炒的苜蓿菜上,荤素搭配,红绿分明。
苜蓿与荠菜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苜蓿喜群生,以此排斥其它族群侵犯。荠菜与之相反,在旷野里䒖茕孑立,形影相吊,东一株西一蔟,毫无规则可循。
苜蓿三枚卵形叶片品字排列,翠绿娟秀。它们本能地盘据领地,伏地而生,形成独自的堡垒,其它族群很难融入,如此以来,反而为人们提供了丰饶的采摘机会。
阳春三月,苜蓿渐趋衰老,顶端冒出细幼的黄花来。始花期的苜蓿掐其尖梢,仍可炒食。盛花期时,苜蓿不再鲜嫩,只得沦落成牧草或猪草。
苜蓿群落旁,常有与其顶端及相似的植物,此种植物并非苜蓿,其相似度足以骗过“识花君”。伪苜蓿的学名叫“车轴草”,与苜蓿同为三片叶,又叫三叶草。车轴草还有美丽动听的名字“幸运草”,只是不知幸运出自何处。
车轴草亦会结群而生,但绝不会杂生于苜蓿群里。分辨两者也不难。车轴草茎梗细长直立,苜蓿茎梗分岔,以此分辨足见真伪。
阴雨行将结束。到江边去,到乡下去,到大自然里去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