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李云龙原型去世,离婚惊动中央,临终遗愿不愿前妻参加葬礼
1978年李云龙原型去世,离婚惊动中央,临终遗愿不愿前妻参加葬礼
李云龙原型,战争中的“王疯子”
提到“抗日神剧”,大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手撕鬼子”。接下来可能就是追忆《亮剑》时代了。《亮剑》里最亮眼的莫过于主角李云龙了,戏里的李云龙让敌人闻风丧胆,常常出奇制胜。而李云龙的原型,比李云龙还要传奇。
李云龙的原型就是曾经红军中最年轻的军长——王近山同志。如果不提起说接下来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旁人听起来一定会觉得是电视剧,真的拍出电视剧,都会觉得夸张。
王近山出生于湖北有名的将军县红安,那个年代,很少有家庭能负担孩子上学,王近山的家庭也是如此。他15岁时就从军,跟着当时正好在鄂豫地区与国民党打游击战的徐向前。
王近山非常喜欢部队的氛围。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大家都是平等的。这种氛围让王近山觉得很轻松。由于从小没少做体力活,王近山的身体素质也能跟得上行军打仗。很快这个15岁的小娃娃就跟大家打成一片。上级看王近山机灵又活跃,慢慢交给他越来越多的任务。他都完成得很出色。不久就做到了班长。
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视我党同志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一切办法绞杀共产党员。在这个背景下,王近山成为红四军第十师的排长。他带领将士们在进行土地改革的的地区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
王近山没读过书,没什么文化,但是他懂自己要做的就是带领战友们打胜仗,让老百姓过上舒坦日子。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王近山不在乎自身利益得失,一心只为老百姓。他很快就升到了团长。
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行动期间,王近山就已经晋升成为红31军第93师的师长。晋升速度相当之快。他本人吃苦耐劳,舍生忘死,一心为公。同时,他带兵打仗也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他不因为自己是师长,就在后方,反而每次都冲在最前线,把部下当成自己的兄弟,宁愿让自己置于险境,也不让部下冒风险。
他的作战风格让敌人琢磨不透,总能打敌人个出其不意。他的部队像一群饿狼,逮着敌人就不松口。当时敌人都知道,共产党的部队里有个“王疯子”。王近山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黄埔军校毕业的国民党将领们感到最棘手的就是万近山这类人,因为太难琢磨了,猝不及防。反围剿时期,王近山的93师没少让敌军吃亏。
抗日战争时期,王近山先后担任八路军第129师772团的副团长、385旅副政治委员、386旅的旅长。这时的王近山,也不过三十岁左右,未到古人而立之年,但做到了很多人一辈子不曾做到的事。1937年,王近山在距离敌军只有十几米远的地方设下埋伏,只要有一个人动作稍微大一点或者轻轻咳嗽一声,就有可能被警惕的敌军发现。但是最终他们都没暴露。紧接着与日军作战时,歼灭了日军三百多人,且把我军伤亡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按伤亡比例来讲,这是一场大胜利。
这场战役还收获了极其丰富的战利品,让物资不充裕的我军及时得到补给。有多丰富呢?光是搬运这些战利品都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批战利品给王近山带来了足够的底气,他决定趁胜追击,再进行一次埋伏。这次共歼灭日军包括军官在内100多人,又缴获了一批物资。
1943年,王近山这时兼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的司令员。“王疯子”的事迹在敌军间流传广泛,在我军内部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知道有个王疯子打仗很厉害。所以,凡是王近山的作战计划,大家都坚定不移地执行。1943年10月,王近山带领一个团前往延安,途经山西临汾韩略村时,部队侦查人员发现附近有一队日军。
王近山心思敏捷,观察细致,他发现这伙日军很懒散,并不像是准备作战的部队。他果断带领部下伏击这群日军。战争结束清理战场时,根据这伙日军的番号和军官身上的文件他们才知道,这是日军华北方面的“战地观战团”。
什么是“战地观战团”?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夸下海口,要让共军不战即亡,特意从各地抽调一百多名军官,前往太岳区前线观战。王近山没想到随便捡一捡就能捡到一百多个日军军官。这一战实实在在地伤到了日军元气。之后日军的秋期“扫荡”也因此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1944年,王近山任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旅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关中警备区司令部副司令员。抗日战争大概走向已定的时候,组织上专门安排王近山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结束时,王近山已经是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的副司令。不到二十年,王近山就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放牛娃,慢慢变成战功赫赫名震一方的副司令。解放战争打响后,王近山继续到战场上去冲锋陷阵。上党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都有他的传说。
1946年定陶战役大杨湖之战,是挺进大别山后第一场恶仗,也是王近山军旅生涯中最艰险的战役之一。当时在定陶,国民党整3师落入了刘伯承精心设计的“口袋阵”中,陷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包围之中。主攻定陶外围大杨湖的就是王近山带领的六纵。
整3师在当时也有很大名声,抗日战争期间死守衡阳47天。他们属于半美械化部队。整3师碰到六纵,也算是旗鼓相当,血战难以避免。9月4日,六纵发起进攻,到5日天亮依旧难见胜负,杀敌1000自损八百。
战斗陷入了僵局,刘伯承5日夜里亲自来到6纵指挥部,对王近山说:“你们今晚只消灭大杨湖的敌人,局势将有很大的变化!”刘伯承的这句简单的动员,让激战两天一夜的王近山满血复活,当即立下军令状,并且还打电话告诉在一线厮杀的旅长们:“刘师长来了!”
整3师的战斗意志快被磨灭了,碰到突然士气大涨的6纵,可谓是难以抵挡。最终被王近山带队全歼。1948年襄樊战役,王近山又一次出奇制胜,打破历史上必先夺南山的惯例。而是用少量兵力先牵制山上的敌军,然后从另外几面攻城,不到两天攻到城内,共歼灭敌军2万余人。
经此一战,王近山的作战能力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1949年渡江战役中,王近山担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的副司令员,率领部下英勇作战,取得傲人的战绩。1949年建国后,王近山担任解放军第3兵团的副司令员,并且身兼要职。在抗美援朝时期,王近山也战功赫赫。1955年开国授衔仪式上,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以及一级八一勋章。
这样一位为共和国和平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军,我们当然希望他其他方面也是圆满的。但是将军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不足,更是会有不圆满。这个不圆满就是他的感情生活。
战争年代“实力宠妻”
王近山与发妻的相识,很像李云龙和发妻的结合。负伤的战士与照顾自己的护士之前产生了感情。
1937年,抗战打响后,王近山率领军队出兵作战。在一次与日军的对峙中,王近山不幸负伤,住进野战医院,由此结识了野战医院的护士——韩岫岩。韩岫岩作为王近山的贴身护士,给到王近山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人日久生情,相识一年后结为夫妇。韩岫岩原名韩秀兰,因为十分爱慕王近山,就把丈夫的“山”字借用到自己的名字中,改名为韩岫岩。
婚后二人生活很平静,男主外女主内,相互配合相互体贴。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里,王近山和韩岫岩这段“神仙眷侣”的爱情,委实难得。期间,韩岫岩还为王近山生下了8个儿女,一家人幸福圆满。只是后来谁也没想到,孩子有一天竟会成为他们走向陌路的导火索。这份平静最终被打破。1953年,韩岫岩生下第6个孩子,取名叫王援援。孩子刚出生没多久,王近山就跟韩岫岩说要把这个孩子送给老朱。
老朱是王近山的司机,俩人一起经历了很多生死时刻,而且好几次都是多亏老朱救了王近山,这份恩情一直记在王近山心中。这样好的老朱也有自己的心事,那就是结婚多年都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王近山为宽慰部下,一口答应将自己的第6个孩子送给老朱。韩岫岩起初还以为王近山只是随口一说,就没放在心上。没想到过了两年,王近山真把孩子王媛媛送给老朱。
可是韩岫岩无法理解丈夫,孩子是自己十月怀胎,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能说送就送人呢?为此,她大发雷霆,抱怨丈夫擅作主张。从此之后,两人的感情出现一条大裂缝。建国后,两人争吵不断。在这种情况下,王近山跟自己的小姨子走得越来越近。当时的韩秀荣刚从大学毕业,正值青春洋溢的年纪,对于这个行伍出身、气概不凡的姐夫,一直有着一种小女孩的仰慕。而王近山正因长期和妻子冷战,郁闷不已,活泼开朗的韩秀荣的出现,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他沉闷灰暗的生活。后来久而久之,被韩岫岩知道了,她向组织递交了状告信,声讨王近山。
本想借组织让他回心转意,最终却弄巧成拙
韩岫岩其实本意是想借组织给丈夫王近山施压,让他回心转意,没曾想却直接让他们之间的感情从此画上了句号。这件事情让王近山又羞又怒,直接向组织递交了离婚申请。就这样,1949年初,王近山和韩岫岩在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情况下结束了11年的婚姻。王近山也为自己执意离婚付出了代价,王近山被开除党籍,革除副司令员的职务,降为大校,工作地点也转到了地方。
964年,王近山来到了河南周口西华县的黄泛区农场,做了一位副厂长,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数年的农民生活。直到丈夫被调走,韩岫岩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是为时已晚。离婚后,心灰意冷的她带着孩子们搬到了别处生活,原本幸福的大家庭宣告破裂。
事情到这个地步,已经无法挽回了。韩王二人各有各的委屈和难处。问题可能就在二人不会相互体谅,只能各自受折磨了。多年以后,王近山给组织写信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希望能重新回到军营。中央不忘王近山曾经立下的功劳,也原谅了他。时隔多年,王近山再次回到自己改变命运的起点——军队,并成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至死不见前妻最后一面
王近山重回部队的消息很快就被韩岫岩知道了,她非常欣喜,经过这么多年的反省,她早已释怀,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丈夫王近山却一直都没有放下。1974年初,王近山的身体每况愈下,还被查出了胃癌。作为前妻的她非常想去照顾她,但是理智最终让她冷静下来,一来是王近山依然对她怀恨在心,二来是因为现在的王近山也有自己的家庭,于他们而言,她自己是个外人,所以她尝试着打电话过去想先表达一下自己想去看他照顾他的心愿,但是电话那头警卫员很不客气地说:“你不能来!首长说了,他就是死也不愿再见到你,你去是不是想让他早点死?。每一个字就像一把刀一样刺痛着她的心,对她来说,这辈子再想见到王近山已成奢望。
1978年,戎马一生的王近山因胃癌在南京医一家院去世,终年63岁,王近山逝世后,韩岫岩痛不欲生。她十分想要参加丈夫的追悼会,却被告知首长的遗愿是不要她参加追悼会。自此,韩岫岩开始变得精神恍惚,终日以泪洗面。
韩岫岩的晚年就这样一直没能走出丈夫之死的打击。直到2007年6月,她自己也在病痛的折磨下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在临终前的一周,韩岫岩还不顾子女们的劝阻,挣扎着乘车到八宝山祭拜丈夫。她一手给丈夫献上了一束鲜花,一手轻轻摩挲着丈夫的墓碑,深情地说:“近山,近山,我最亲密的朋友,我马上来陪你了。”
一个星期后,韩岫岩在北京的一家医院溘然长逝,时年86岁。韩岫岩后也被安葬入北京的八宝山公墓,和丈夫的坟冢紧紧相邻。面对这个后来整整牵挂了他半生的妻子,愿王近山将军的在天之灵,也接受这份迟来的和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