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之礼”到底是什么“礼”,它与“葫芦”又有什么关系?
“周公之礼”到底是什么“礼”,它与“葫芦”又有什么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孔子被称为“圣人”外,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被称为“圣人”的思想家,他就是孔子最尊崇的周公,本名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姬发的弟弟,是西周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主要贡献一是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二是成王年幼,他摄政当国,东征平定“三监”之乱;三是制作礼乐,使天下大治。我们今天常常提到的“周公吐哺”、“周公解梦”、“周公之礼”,说的都是周公姬旦。那么,周公之礼是一种什么礼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武王伐纣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人类的文明程度也是不断提高的。原始社会人类以小群体方式生活,无所谓婚姻家庭,有着毫无节制的两性关系,处于杂乱无序的群婚状态之中。古代许多典籍对此都有记载,比如《吕氏春秋》云:昔太古无尝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从夏到商,五帝时代的巫祝文化发展至极盛并由盛而衰,与此相伴随的是礼乐文化的孕育和成长。西周初年,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时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这其中就包括了婚姻制度。
周公庙
针对当时婚俗混乱,男女滥情的现象,为明德新民,周公从婚礼入手,对当时男女交接混乱的状况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他把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分为了七个环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并且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作了具体细致的规定,这些合称“婚义七礼”。
纳采
其中纳采是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问名是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纳征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请期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亲迎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聘娶六礼中,雁是最重要的礼品。
问名
敦伦,是“婚义七礼”的重头戏,古代男女成婚年龄尚小,不懂夫妻之事,作为大人就承担着指导、敦教人伦的责任。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之理,於是阴阳和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周公之礼”本来指的是周公制定的一整套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但是,后来人们往往用它来指代“婚义七礼”中的敦伦环节。我们今天所说的“周公之礼”就是敦伦,即指夫妻行房事。
婚礼
据说为了为让人理解如何执行“七礼”,周公遂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之妻拒绝了。偶然间,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几个葫芦瓢,试合两爿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他灵感顿生。次日,周公讲解“婚义七礼”,说到“敦伦”时,他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以此为喻:未分之前是一个整体,剖开之后如男女二人。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的万物推原之理,于是阴阳合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
教礼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化,慢慢地新婚夫妇都开始依据“七礼”行事,原本用作教具的葫芦也在婚礼上被奉为礼器:用绳子拴住两个瓢柄,表示夫妇二体合一;又得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象征男俯女仰及子孙繁衍。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重修礼典。修到“婚义七礼”中“敦伦”一节时,他认为这个环节可以省掉了。于是之后的婚礼制度变成了“六礼”。并且把葫芦瓢写入礼书,称为“合卺”,后来演变成夫妻二人同喝交杯酒的酒器。但有的地方仍有人将其一仰一合地放着,还保留了最初的含义。
合卺
今天,很多人说到夫妻同房时,常常隐晦地或戏谑地说成行“周公之礼”。但是这个词专用于夫妻之间,只有有夫妻名分的男女交合才能用敦伦二字,对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之间是不能用这词的。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