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是一纵厉害还是二纵厉害(授衔时一野二野)
四野是一纵厉害还是二纵厉害(授衔时一野二野)
1955年授衔时,一野的两位兵团司令中,王震被授予上将军衔,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二野的三位兵团司令中,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陈锡联、杨勇则被授予上将军衔;四野的四位兵团司令中,肖劲光被授予大将军衔,刘亚楼、邓华则被授予上将军衔,而程子华因为授衔时已经不再担任军内职务,所以没有授衔,也就是说,一野、二野、四野的兵团司令中,都有开国大将,为何战功赫赫的三野兵团司令,没有大将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四野是一纵厉害还是二纵厉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四野是一纵厉害还是二纵厉害
1955年授衔时,一野的两位兵团司令中,王震被授予上将军衔,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二野的三位兵团司令中,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陈锡联、杨勇则被授予上将军衔;四野的四位兵团司令中,肖劲光被授予大将军衔,刘亚楼、邓华则被授予上将军衔,而程子华因为授衔时已经不再担任军内职务,所以没有授衔,也就是说,一野、二野、四野的兵团司令中,都有开国大将,为何战功赫赫的三野兵团司令,没有大将呢?
第一野战军,是由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二军团,与萧克、王震指挥的红六军团合组的红二方面军发展而来的。在解放战争初期,因为在大同集宁战役中受挫,这支部队的形势并不乐观,后来,彭老总被组织上派往西北,领导这支队伍,迅速扭转了不利局面,开始了对胡宗南的一系列吊打。仅用了两年时间,这支队伍就从大同集宁战役之后的两万人,发展到15.5万人,进而发展成为实力强大的第一野战军,埋葬了蒋家王朝在西北的统治。
在授衔时,第一野战军在元帅、大将、上将的名单中,肯定都要有代表人物入选。元帅的人选是彭贺两位老总,大将的人选只有两位候选人:许光达、王震。考虑到许光达当时担任装甲兵司令员,又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出身,有着非常重要的代表性,最终组织上授予了许光达大将军衔,授予王震上将军衔。
第二野战军,前身是红四方面军。西征时,徐帅率红四方面军和红五军西征,刘帅则率红四方面军援军随时待命。最终,西路军主力失败,刘帅率领的援军就成为组建129师主体力量。抗战中,129师在刘帅的率领下在神头岭、七亘村、响堂铺等一系列战斗中痛击日寇,扬眉吐气。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挺进大别山,为全国的战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并在出大别山后迅速发展,最终横扫大西南,扬威全中国。
战功赫赫的第二野战军,自然也要在授衔中占据多个代表性的位置,最终,元帅的人选是刘帅,大将的人选也没啥悬念,自然是陈赓和王树声。在第二野战军的三位兵团司令中,杨勇军政双优,陈锡联战功赫赫,都是杰出的名将,但他们和陈赓比起来,差得有点多,所以二野三个兵团司令的大将名额只能是陈赓。而王树声在红军时期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代表着红四方面军这个系统,他入选十大大将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第四野战军,组成比较复杂,有山东八路军五个师,新四军一个师,陕甘宁边区两个旅,以及冀热辽一部分部队。四野部队都是各地的精锐,战斗力强大,兵力也是四大野战军中最强的,在三大战役结束后,四野的总兵力超过了百万,军容之鼎盛令人赞叹。
四野也是五五授衔中的最大赢家,在五五授衔中,四野产生了两位元帅:林帅、罗荣桓,三位大将:肖劲光、黄克诚、谭政,以及邓华、刘亚楼、韩先楚、刘震、洪学智、李天佑等19位上将,可谓是将星云集了。
四野的三位大将都非常有代表性。肖劲光在红军时期就是红五军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坚守临江决定了解放战争的走势,资历老,功劳大,被授予大将毫无争议。黄克诚在抗战胜利后首次提出了进军东北的决策,并主动请缨,率新四军第三师开进东北,所谓得东北者得天下,东北当时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军工生产能力冠绝全国,掌握了东北,就会在解放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说黄克诚这一项提议的重要性非常高,可以说决定了天下大势,而且,黄克诚的资历也是非常高的,红军时期就是师政委,抗战时期则是新四军的师长,授予大将是无可置疑的。四野的另一位大将谭政,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革命元勋,我军政治工作战线的一位模范人物,被授予大将军衔,有着极大的代表意义。
最后来说三野的情况,三野也是五五授衔中的赢家,共产生了一位元帅,两位大将。三野在解放战争中的四个兵团司令员是宋时轮、叶飞、陈士榘、王建安,此外,还有担任过山东兵团司令员的许世友。这五位将领的战功都是非常高的,但在1952年评定全军干部的级别时,宋时轮、叶飞、王建安、许世友、陈士榘都是正兵团级干部,正兵团级干部对应的就是上将军衔。
而三野的两位大将粟裕、张云逸,在1952年的级别评定中都是军委委员级。在十大大将中,除了王树声和许光达,其他八位都是军委委员级,所以,粟裕和张云逸代表三野入选十大大将是非常合理的,而许世友、叶飞、宋时轮等人由于级别上差一级,最终未能获得大将军衔。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