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五年是什么意思
绍兴十五年是什么意思
绍兴十五年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成为了魏王,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势力,他想要统一天下,于是就开始招兵买马,准备一统天下。但是这个时候的袁绍,还是非常厉害的,所以曹操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当时的袁绍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袁谭、袁尚、袁熙和袁尚。这四个儿子都是非常厉害的,他们的母亲都是皇后,可以说是一个集团了。
公元1113年的秋天,萧山县令杨时夜游湘湖,写下了这首《新湖夜行》:
平湖静无澜,天容水中涣。
浮舟跨云行,冉冉躐星汉。
烟昏山光淡,桅动林鸦散。
夜深宿荒陂,独与雁为伴。
夜望满天星空,杨时想到的一定是从此14万亩稻田,万余萧山百姓再也不用受旱涝之苦。带着这种美好的愿望,在不久后的冬天,杨时离开了萧山。而令他想不到的是,筑湖一年,守湖千年。愿望与现实,情怀与私利,居然在历史里纠葛了一千余年。
乙己哥哥 摄
“山秀而疏,水澄而深,邑人谓景之胜若潇湘然”,这是湘湖成湖250年后,明代会稽人钱宰在《湘阴草堂记》里对湘湖的描述。然而这恐怕是钱先生的一厢情愿。真正的湘湖:“一遇亢阳,半为平土,筑堤围绕,即为良田。”这段刻在《萧山水利·宋邑令顾公萧山水利事迹》上的记载说明,湘湖在现代砖瓦厂开挖之前,更接近于湿地,山秀水澄但恐怕没有“深”这个字。而正因为这一特性,书又记载:此有力者朝夕所睥睨也。睥睨什么,就是要占湖为己所用。
占湖为己所用,从历史到现代手段基本一致。《萧山水利》记载着这些套路:或占田、或者占养鱼、或占种荷、或暗置私穴盗水以溉已田。
当然,这些蜗角小利,均为升斗小民所为。《宋邑令顾公萧山水利事迹》里记载了李百七、王四一、王七、李四二、周十二等一众民众以种种手段占湖的劣迹。不过如果仅劣民用拳头石块,你来我往,顾县令恐怕也不用如此慎重地专门写一篇《宋邑令顾公湘湖水利约束记》来为湘湖的保护与开发设定一个“地方性法规”。
乙已哥哥摄
公元1145年南宋恩平郡王赵璩和招讨使李献忠 “并乞湘湖为田”,史说:大节使周仁亦欲占之。“亦”的意思是不是这三人都想在湘湖当个大地主?这就给萧山县令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因为恩平郡王赵璩可不是一般的人。1145年,他正作为高宗皇帝的接班人培养,是太子候选人。
宋史有这样一段记载:
初,伯琮以宗子被选入宫,高宗命鞠于婕妤张氏;吴才人亦请于帝,遂以伯玖命才人母之,赐名璩,除和州防御使,时生七岁矣。伯琮以建国公就傅,璩独居禁中。俄拜节度使,封吴国公,……绍兴十五年,加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时伯琮己封普安郡王,璩官属礼制相等夷,号东、西府。
伯琮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而从此记载可以看出,进封恩平郡王时的赵璩正是风头最劲之时。面对这样一个按现在的话说,可以带来资源和利益的上位者的诉求,是攀附还是坚持,史称:县丞赵善济言判府史丞相浩御史单中丞相继力争,方免侵夺。
1450年,大明南京吏部尚书魏骥自请致仕后回到萧山,目睹湘湖现状,他感叹:湘湖有利于民其来久矣,禁民开垦为田尤非一日,载之遗典,历历可考,而苟利之人,胡不尔思,忍欲坏前贤之成规,以图已私。
为禁止富豪争相围湖谋私,魏骥发动乡民,清查私田,疏浚湖身,修筑涵闸,使湖中蓄水增多,确保了湘湖防旱防涝之利。
1952年,陈毅同志上了莫干山,写下了七首《莫干好》,最后一首是这么写的:
前不久,作为人民几员的我们也去了莫干山。听说山中某小院有两株红枫十分耀目,想着清风明月不用买,便前去观赏。小院的管理人员把我们都赶了出来说:只对住客开放。清风明月除了要上山的门票,还要住店的房票。
讲这个现实的经历,是因为我想“还湖与民”与“清风明月不用买”有着某种联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更需顾公这样的风骨,不为权折腰,不为财折腰,才能护得这绿水青山,与民共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