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队,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小队分别属于什么级别?
纵队,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小队分别属于什么级别?
熟悉军事的朋友都知道“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是军队的正规编制,但是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纵队,大队等军事编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抗战时期正规军的编制是固定的,比如一个师8000人,一个团2000人,正规军的人数是一定的。因为”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兴起,抗日已经不只是军人了,普通老百姓也纷纷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中了,也就是慢慢地形成了各地的抗日武装了。因为地方武装在不断扩大,所以传统的正规军的编制自然不能适应新的战场形势了,所以后来出现了游击编制。
游击编制:纵队,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小队
纵队(军级)
八路军最早的纵队编制是1939年5月组建山东纵队,后来称之为八路军第一纵队,八路军的纵队与八路军正规师平级。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纵队相当于军一级,纵队司令其实就是军长,49年部队整编”纵队“直接改称为”军“。
总队(师级)
抗战时期国军部队的教导总队是示范性的师级部队。当时国军在进行军事改革要进行国防师的试点,在摸索阶段,所以只知道总队是师级编制,但固定编制一直没有确定。因为当时八路军的纵队定性为师级部队,所以总队一直没有出现在我军编制序列中。现在只有武警序列中有总队,通常为副军或者正师级。
支队(旅级)
抗战时期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下辖2个团,所以支队略低于旅一级。
大队(营级)
抗战时期每个县都会组建一支县大队,大队相当于营一级编制。
中队(连级)
中队编制没有在抗战时期出现过,现在中队相当于连一级,中队长相当于连长。
小队(排级)
抗战时期每个乡镇或区组建一支小队,一个区小队正常30人左右,相当于一个排。
八路军游击部队编制:纵队(军级),支队(旅级),县大队(营级),区小队(排级)
因为非正规编制根本无法判定有多少兵力,所以编制的级别也没法严格区分,比如解放战争时期四野的纵队将近6万人比一野的兵团人还多。由于当时地方大量扩兵,所以县大队兵力通常都达到了团级,而区小队连一级编制更是常事,要不然李云龙一个团怎么会有8个营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