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口的陌生人
大门口的陌生人
自己做事情,没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有时候就是想简单的说点东西而已,当面对问题时,你明明知道它是个问题,但是你却没有办法解决它。
魏裴德有本书叫《大门口的陌生人》主要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南方的社会动荡。当封闭的大门突然打开,社会各个阶层面对外来者的各种态度和表情。
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就是突然面对不熟悉的陌生人。相信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不一致的,但是当面对共同的利益被陌生人侵犯时,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就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种自发的行为是无需任何官方的领导和授意,三里元抗英的故事就是当地人的自发行为。
这中间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对陌生人不同的阶层,有着对陌生人不同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无法得到统一的,对陌生人的了解层度,就决定他们对待陌生人的不同态度。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当时广东是整个中国的唯一开放门户,对于英国这个陌生人的态度,自然就会随着接触的层次不同,获取利益的不同而产生自我的分化。
当然这些内容对自己来说兴趣不大,魏裴德在书中对儒家文化是中国思想不能进步的原因有着深刻的认识。不是全国人民不努力,而是儒家思想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导致中国历次的农民起义和反抗斗争,最终都是以一个政权取代另外一个政权,然后就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下去。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就是要灭掉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思想的禁锢。
文中魏裴德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来找寻中国落后的病根。 他说保守的拜上帝会兄弟变成了激进的天平天国革命者。过去突然变为未来。中国只有摧毁儒家的历史,才能成为本来的自己。基本上后来所有的革命行动,特别是五四运动都是对反对儒家的运动。
历史的发展有很多种结局,也有很多种可能,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理论的正确性的基础上面,所以列宁说过:只有革命的理论才能产生革命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