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尼西林是什么(抗战时期的“盘尼西林”究竟是什么?为何会比黄金还贵?)
盘尼西林是什么(抗战时期的“盘尼西林”究竟是什么?为何会比黄金还贵?)
在抗战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镜头,当受伤的官兵的伤口严重感染时,医生会感叹,如果有一支盘尼西林就好了,可见盘尼西林在抗战时期就是一种救命药,且在电视上可以看到盘尼西林的价格非常高,有时一根小金条才能买一只,而且正规渠道还买不到。
那么这种神奇的盘尼西林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抗战时比黄金还贵的盘尼西林,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青霉素,是防止细菌感染的药,现在虽然很普遍,但在当时可是紧缺药物,很多受伤的官兵就是因为伤口感染不治而亡。
青霉素最早是1928年,由一位英国科学家发现的,后来又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反复试验,最后在美国军方的支持下,终于在1942年可以投入生产,但最初的产量不高,且属于军管药品。中国和美国由于是盟国,可以从正规渠道以比黑市更低的价格采购到部分盘尼西林。
但由于中国战场很大,每天受伤的官兵很多,采购的这些盘尼西林供不应求,且都是优先给高官使用,普通士兵能用到的很少。
起初,有一些不法商人利用各种手段搞到盘尼西林,然后再高价出售给有需要的人,大发国难财,甚至将价格炒到比黄金还贵。
经过科学家不断地研究和努力,到1943年时,已经可以对青霉素进行批量生产,大大扭转了战局,一批批的青霉素送到前线,开始大量使用,瞬间挽救了无数生命。
到1944年时,盘尼西林的产量已经够所有同盟国参战人员使用,基本上所有的野战医院和医疗队都会有充足的青霉素。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青霉素是二战时最伟大的发明,值得高兴的是,在1944年9月时,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问世,到本世纪初,中国青霉素的产量已占全世界产量的60%,且应用范围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