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书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人批评辛弃疾“掉书袋”
“掉书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人批评辛弃疾“掉书袋”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词语或俗语,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等,但由于汉语的浩瀚广博以及自身发展演变等原因,有的词语或俗语使用频率慢慢变低,所以有的词语或俗语我们感觉已不十分熟悉。比如“掉书袋”这个词,今天很多人或许都知道“内卷”、“凡尔赛”、“打工人”、“干饭人”等时下的流行热词,但可能真的不知道“掉书袋”是什么意思。
“掉书袋”出自《南唐书·彭利用传》,书里记载:“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言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这几句话的大意是说,彭利用平时和家里人说话,无论是对小孩,还是和家里的仆人,都要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世人就称他为“掉书袋”。“掉书袋”的“掉”指摆动,摇动。这个词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讥讽人爱引用古书词句,卖弄才学。
关于“掉书袋”,还有一则趣事。
中国明末清初时的文学家张岱在他著的《陶庵梦忆》中记载,有一次他到一个读书人家去做客,天黑时,他要告辞回家,主人挽留他道:“请宽心再坐会儿,等看了‘少焉’再走吧!”张岱不明白‘少焉’是什么意思,便请主人解释。主人说:“我们这儿有位官宦先生喜欢掉书袋,因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里面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的句子,于是就把月亮叫做‘少焉’。刚才我讲的‘少焉’,就是指月亮。”从此,“掉书袋”的称号就流传了下来。
我们身边可能也存在着一些“掉书袋”的人,但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词人辛弃疾也被一些人批评为“掉书袋”,据说岳飞的孙子岳珂就评价过辛弃疾“多用事”,“多用事”就是指“掉书袋”,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其实,辛弃疾之所以被批评为“掉书袋”,主要是因为他在自己的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似有故意逞才卖弄的嫌疑。
辛弃疾是词大量使用典故我们并不陌生,如我们所熟知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面“八百里分麾下炙”运用“八百里驳”的典故。(《世说新语·汰侈》记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八百里”是状其善于奔驰。“驳”是骏马之称。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马作的卢飞快”运用“的卢”的典故。(《三国志·蜀志·先主备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世说新语》:“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
更有甚者,辛弃疾的词有通篇用典的,我们所熟知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这样。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这首词里面,总共运用5个典故,分别是三国时的孙权、南朝宋武帝刘裕、宋武帝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廉颇的典故。此词辛弃疾为何通篇用典,究竟有何用意呢?我们可以一一试作分析。
孙权,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曾以京口为根据地,建都于此,终成一代雄主。辛弃疾用孙权的典故,意在希望南宋有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来整顿河山,表达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同时无觅”也暗讽了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不思进取,无力光复河山的怯懦表现。
南朝宋武帝刘裕, 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辛弃疾怀想起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壮举,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想要抗敌救国的决心。
宋文帝刘义隆,刘裕之子,年号元嘉。刘义隆好大喜功,想要像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封,于山上筑坛祭天,纪念功勋。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后世遂以霍去病为表率,封狼居胥也成为建功立业的代名词),建立不世之功,但他仓促北伐,草率出兵,却反而让北魏雄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刘义隆被打得大败而归。这个典故是典中典,不熟悉典故史实者,的确难以理解。辛弃疾用此典故,意在讽谏当权者,草率出兵的结果只会大败而归,北伐不是儿戏,更不是沽名钓誉的工具,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他反击刘义隆北伐,兵锋南下,从黄河北岸一路打到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般神庙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异族皇帝的行宫。辛弃疾用此典故,意在用历史影射现实,写沦为金人统治地区的江北一片平和的景象,人民安于现状,表现出辛弃疾对失去半壁江山的当政者仍然偏安江南并怡然自乐的嘲讽和忧愤之情。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辛弃疾在这里以廉颇自比,自己虽然年老,但壮志雄心仍在,可叹的是自己虽有热血雄心,想为国家出力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心中悲愤之情无以言表。
对这首词,据说岳飞的孙子岳珂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微觉用事多尔。”意思是批评这首词题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太多了,用典太多增加了阅读难度,影响了这首词的流畅度。和岳珂的观点不同的是,明代大才子杨慎却认为辛弃疾的词当以此为第一,甚为推崇。
其实,正确看待用典,是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关键。就此词来说,词的上片借助孙权和刘裕来抒发自己生逢乱世、对英雄人物的思慕之情,一个胸怀大计,壮志雄心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词的下片借助刘义隆委婉表达出对韩侂胄盲目出兵的担忧,借拓跋焘表达对当局安于偏安的愤懑,表示若不真心收复中原,沦陷区的百姓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后果不堪设想,最后用廉颇故事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表达自己虽然年老,但仍可望建功立业的志向。从艺术手法来说,用典本身就是借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实事。它可以起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深化内涵,委婉含蓄的效果。另外,在辛弃疾生活的年代,权奸当道,用典不仅可以借助历史抒发个人感情,也可巧妙绕开当朝政治,或许可以起到“讽(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的效果,避免因“直谏”而受迫害。
辛稼轩纪念祠
事实上,关于辛弃疾被批评为“掉书袋”的最多争议就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经前面的分析,此词用典恰到好处,以少量的文字传递丰富的思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用某位评论家的话作结:词中用典精切得当,出神入化,营造怀古氛围,抒发沉郁的抱负,正是其成功之处,后人评价辛词当以此为第一,盛名之下,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