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但好心未必有好报(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但好心未必有好报(多行不义必自毙)
世界上的事情有两种,一种即刻就能明白,而一种则一时半会儿不能明白不能明白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慢慢消化“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很冷很惨,那是年少之时的感觉,后来发现这种从容豁达的孤独,令人心向神往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或醒悟,或感慨,当然有的有时也有代价,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多行不义必自毙但好心未必有好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多行不义必自毙但好心未必有好报
世界上的事情有两种,一种即刻就能明白,而一种则一时半会儿不能明白。不能明白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慢慢消化。“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很冷很惨,那是年少之时的感觉,后来发现这种从容豁达的孤独,令人心向神往。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或醒悟,或感慨,当然有的有时也有代价。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室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统治者之间争夺权势的斗争也加剧起来。为了争夺王位,骨肉至亲成为殊死仇敌。《左传》记载《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反映了王室之争的状况。郑武公之妻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郑庄公,一个是共叔段。武姜偏爱小儿子共叔段,多次向武公请求立为世子,武公不答应,后来封他为京邑太叔。共叔段住在京邑,但他居心叵测,没把礼义放在眼里,不断加高城墙,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扩展边界。庄公知道后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是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共叔段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武器,准备偷袭郑国,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听到这个消息后,开始讨伐京邑,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打败共叔段,最后共叔段逃到共国。庄公对武姜也很生气,就把她囚禁在城颍,且发誓:不到黄泉不再见面!不过后来庄公后悔软禁母亲,但也不能改变誓言,就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武姜非常感动,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这个典故有很多启示,我认为家教问题总有现实意义。教育是立人之本,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第一位的,对待孩子问题不能偏袒,不能纵容。共叔段不甘于父亲安排做个普通的王爷,有非分之心,采取不义之举,是罪有应得,但父母兄长都有责任。武姜作为郑庄公和共叔段母亲,应该公正对待两个儿子,尽母亲教育之责,不能亲溺一个,疏远一个,不能因为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受到惊吓就厌恶他,给他取名“寤生”不待见他,使他得不到母爱,况且这不是庄公的错。更不应帮共叔段谋权夺位,暗害兄长。郑庄公作为兄长,老谋深算,城府极深。他对母亲和胞弟的阴谋,早已心知肚明,却一直按兵不动,摆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姿态,欲擒故纵,最后师出有名。虽然作为国君,他精明强干,运筹帷幄,对事情的发展洞若观火,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但作为兄长,他对胞弟的越轨行为,不及时加以教导和劝阻,却一味放纵,终于酿成母子决裂、手足相残的惨剧。置亲情于不顾,相煎何急。俗话讲“老子终日浮水,儿子做了溺鬼。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郑武公的问题,作为国君、丈夫、父亲,平时教子无方,管妻不严,人前教子,背后教妻不够,才是问题的根本。
多行不义必自从毙,对共叔段所做所为总结的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礼义之邦的中国,人们秉持礼义之教,弘扬传统美德,做人为事,无论何朝何代总有一个民族精神支撑着文明进步。同时,也更应看到没有情感的人生是荒芜的人生。作为家庭要有好的家教、家风、家规,家人应该相互珍惜,相亲相爱,相守相望,才能享受人世间最美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