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骑车遭雷劈(女子骑电动车遭雷劈身亡)
女子骑车遭雷劈(女子骑电动车遭雷劈身亡)
浙江一位中年女子在骑电动车时遭到了飞来横祸,遭雷劈身亡,英年早逝。在我们对此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该思考,雷电为何偏偏击中她?
平时我们总说:“坏事做尽,小心遭天谴,被雷劈!”其实上天并不会分辨好人与坏人,在选择劈谁的时候会无差别地“针对”每一个人,只要你处于容易被劈的位置你就会被雷劈!为了防止被雷劈,有哪些重要的细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该注意的呢?
行车记录仪拍下的画面
2021年7月9日,浙江宁波市宁海县马婆园的附近,48岁的周女士在骑电动车时,不幸被雷击中,当场身亡。她被劈中的时候并没有下雨,只有满天密布的乌云,像是即将下雨的样子。横空出现的闪电不偏不倚地击中了周女士的手部,伴随而来的是一声响彻云霄的雷声,周女士应声倒下。后方车辆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下了这一惊悚的瞬间。
那么击中她的电流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云内各个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闪电的成因比较复杂,被大部分科学家接受的是冰粒子碰撞假说。上升的气流将小水滴抬升,抬升的过程中逐渐冷却降温至-10℃~-20℃,形成多个冰粒子,冰粒子相互碰撞产生冰水结合物,软雹。在碰撞的过程中,冰粒子带正电,软雹带负电。上升气流会将较轻的冰粒子继续往上抬升,软雹较重就落在了云的中下层。
这时,整个云层的上半部分带正电,下半部分带负电。这就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电荷分离现象。
雷电天气的形成过程
因为雷雨云下半部分带大量正电,所以当它移动时,就能够诱导正电离子在地面上聚集。地面的正电荷与云层下方的负电荷相互吸引,当它们突破空气的阻碍连接到一起时,正负电相通就会产生巨大的电流,这条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涌向云层时,就会产生一道闪光,它就是闪电。地面上的建筑物和树木甚至是动物体的能量都能聚集大量的正电荷,所以经常成为闪电袭击的目标。
闪电怎样形成的
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可以把雷雨云看作“织女”,将地面带有大量正电荷的物体看作“牛郎”,牛郎和织女想要见面,就不断突破阻碍想要搭成“鹊桥”,以便他们相会。这个“鹊桥”就是闪电。
闪电的威力有多大?避雷针有什么用?
闪电的电流峰值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安倍(电流强度单位)以上,虽然持续的时间短,不能输送太大的能量,但功率却很大,所以也有很强的破坏力。
闪电击中人体后,人身上的水分会瞬间蒸发,使人瞬间烧焦;击中树木会直接将树干劈断;击中建筑物时,电流和高温和大量的电磁辐射和冲击波会干扰通讯,毁坏电路电器,甚至酿成火灾。
被闪电击中的大树
当雷雨云中的负电荷寻找正电荷时,会将位于高处的物体当做对象,因此高层建筑,山顶的树木都是“突击对象”。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比较高的建筑物上都会有避雷针,避雷针的制造材料一般是铜,它会将原本通向建筑物上的电流截引导自己身上,将电流导入与它相连的地下装置,电流流入地底,就能避免建筑物被雷电破坏。
避雷针被闪电击中瞬间
不过,避雷针是我们惯用的老式叫法,其实它已经在十多年前就改名字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将避雷针改称为“接闪杆”。而接闪杆仅仅是“接闪器”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还有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用于接闪的金属构件和金属屋面,都被归为接闪器。接闪器就是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所以在某些建筑物上你可能看不到明显伫立在屋顶的避雷针,但其实它可能有其他防雷措施。
房屋顶部的接闪带
闪电为何偏偏击中她?
说完了闪电的形成原理和防雷设施,我们就来推测一下,当时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也有很多,为什么闪电为何没有击中他们,而是击中了骑电动车的周女士呢?
汽车的车身也是一个导体,在空旷或高处也是很容易遭受雷击的,但一般情况下,汽车遭受雷击后,里面的人也能够安然无恙。
1836年,英国的物理学家用一间金属箔做的房子进行了电击实验,它采用的是静电发生装置,与闪电的性质相似。他发现,电击过后,屋子中的任何物体都没有带多余的电荷,本以为金属箔会成为导电体,但却像一个笼子一样保护了房子的内部,后来这个装置被称为法拉第笼。
而我们开的汽车也可以将它看为一个法拉第笼,汽车的金属车身会将电流导向轮胎,通过轮胎流向大地,巨大的电压可能会让轮胎爆裂,但车内的人一般不会受到伤害。
而电动车本身也是一个导体,但它并没有形成包裹装将人体保护起来。人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和金属粒子,金属粒子主要指的是血液中的铁元素等其他微量金属,因此人也是容易导电的导体。人坐在电动车上,增加了高度,进而成为了一个更容易导电的导体。
人坐在电动车上时,高于汽车车底,而且没有保护体
闪电为何偏偏击中周女士的手部呢?据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车主描述,在周女士之后10米左右也有一辆电动车,但却没有击中他。
猜测可能有两种原因:可能是周女士当时在一边骑车一边打电话。不过手机虽然能够发出无线信号,产生电磁辐射,但是不会吸引雷电。手机中有金属制品,能够导电,手机被抬高后,让聚集在上部的电荷更集中,更容易导电。另一种猜测是周女士手腕上戴有金属饰品,也增加了被雷击中的几率。
电击击中周女士的瞬间
而且从图片中来看,事故发生路段像是一条处于上坡路段的高速公路,当时的周女士恰巧骑车来到了一处坡峰,相对其他电动车来说处于制高点,路面也相对空旷,所以就成为了雷击的对象。
被雷击中是小概率事件,但不得不防
闪电的本质是强电流、受热膨胀的空气产生的高温和冲击波。电流是最直接的“加害者”,对人体的损伤也最大。强电流击中人体后,人体会产生高温、神经麻痹或暂时性休克,近半数遭受雷击的人会立即死亡。
不过,也存在一些“倒霉的幸运儿”,在被雷击中后却活了下来。全球每年因雷击死亡的人数超过3000人,美国每年有400人被雷击中,其中约有100人当场身亡。世界上最倒霉的人罗伊·沙利文一生中总共被雷击中了7次,但每次都活了下来。
罗伊·沙利文和他的一顶被雷劈过的草帽
我们在惋惜生命逝去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防止悲剧在自己或亲人身上重演。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已经外出,不要前往高处或空旷的地方,不要躲在树下,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人一生被雷劈中的概率大约是一百七十五万分之一,但这只是用全球人口算出来的平均概率,到了不同的区域,这个概率就会变大,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