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氢能源“朋友圈”再扩大,或将与现代汽车达成合作_ZAKER新闻
丰田氢能源“朋友圈”再扩大,或将与现代汽车达成合作_ZAKER新闻
近期有消息称,应现代汽车集团董事长郑义宣(Chung Eui-sun)的邀请,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将于 10 月底飞往韩国首尔与郑义宣会面,并就氢燃料汽车等业务合作展开洽谈。
回顾过去的几年,丰田章男对于迅速崛起的电动化大潮始终有所犹豫,认为 " 纯电动并非汽车行业的唯一出路 ",应通过多个技术路径实现碳中和。
在此背景下,丰田汽车在氢燃料电池领域连续与多家企业展开合作,试图以 " 扩大朋友圈 " 的方式,降低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成本。
丰田的多次跨界合作
为了发展氢燃料汽车,丰田汽车已经将合作伙伴覆盖到整车制造、FC 系统集成 / 生产 / 销售、车辆运营使用以及制氢、储氢、运氢等产业链。
具体来看,2020 年 8 月,丰田汽车公司与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和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 FCRD,为在中国开展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
2021 年 3 月,亿华通和丰田在中国成立推进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事业的合资公司 FCTS;
2021 年 11 月,丰田和重塑科技就共同开发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签订合约;
2024 年 8 月 20 日,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北京经开区新工厂正式投产。此项目是丰田在中国导入和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北京市设立的首个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
2024 年 9 月 5 日,丰田又一重磅合作伙伴登上舞台——德国宝马宣布将与丰田在氢燃料电池车开发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将通过合作降低燃料电池车的量产成本。其中,丰田将向宝马全面供应燃料电池车用储氢罐等核心零部件,宝马则将提供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研发的驱动系统等。
9 月 5 日,丰田汽车与德国宝马达成氢燃料电池车开发领域的合作
德国宝马刚官宣合作不久后,现代汽车也传出了与丰田汽车合作的消息,有望成为丰田汽车在整车制造领域的又一重磅合作伙伴。
在氢燃料汽车领域,现代汽车亦属于 " 先锋军 "。早在 2013 年,现代汽车便已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 TUCSON ix,此后发布了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专用 SUV NEXO、氢燃料电池大巴 ELEC CITY Fuel Cell 和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重卡 XCIENT Fuel Cell 等产品。
据消息人士透露,丰田汽车与现代汽车计划在氢动力汽车领域开展合作,携手建立用于生产和分销清洁氢气的基础设施,加强氢动力汽车开发合作,以及共同建立氢能生态系统等事宜。
同时,通过此次合作,现代汽车集团旨在学习丰田汽车在混合动力汽车开发和生产方面的创新战略,而丰田汽车则希望学习现代汽车集团从汽油车制造商成功转型为电动汽车领导者的经验。
不断扩圈,只为省钱
对比已经广泛应用的储能电池,氢燃料电池更像是一个小小的发电厂,能够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相比于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燃烧热值高、能量密度大、可储存、可再生、可碳可燃、零碳排等优点,因此也成为了新的减排热门。
从中国市场来看,为了扶持氢能源技术发展,2021 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批复了 5 个城市(群)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 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 85%,其中丰田汽车共提供了 247 辆氢燃料电池车;此外,据能源局要求,到 2025 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5 万 -10 万辆;2030 年可能达到 80 万 -100 万辆。
在此背景下,目前阻碍氢燃料电池车普及的最大因素是价格。
据市场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氢动力汽车销量为 5621 辆,较去年同期下降 34%。其中,丰田汽车共售出 1284 辆 Mirai,现代汽车共售出 1836 辆 NEXO 氢燃料电池汽车。
数据显示,截止 2024 年 6 月 Mirai 累计销量为 2.6 万辆,其单车售价为 700 万日元,约合 35 万元人民币,这一价格基本是氢燃料电池车的最底线。
据专业人士表示,燃料电池使用了白金、碳纤维等昂贵材料,占到了车身制造成本的 6-7 成;而技术成熟的内燃机汽车,发动机成本仅占制造成本的 1-2 成;纯电动汽车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车载电池成本已经大幅降低。
其次则是加氢站数量的制约。据研究机构 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加氢站建设与运营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 年)》显示:截止 2024 年上半年,全球累计建成加氢站达到 1262 座,其中中国 456 座,全球占比达到 36.1%,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加氢站保有量国家。
相比于数以万计的充电站,加氢站数量难以支撑大规模应用。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 丰田最大的困难并不是研发汽车,而是削减成本与普及加氢站。对于一家车企来说,实现这一目标难如登天,共同发力才是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