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跑调是天生的吗 ,是因为嗓子,还是脑子?
唱歌跑调是天生的吗 ,是因为嗓子,还是脑子?
不管是日常生活中和朋友们唱唱KTV,还是居家隔离的日子里,自己在家里和家人唱上几首小曲。音乐和歌曲一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我们把眼光再放远一些,就会发现,对于旋律和乐曲的追求,几乎是一切人类社会和文明形态的“标配”。
不过,天生有追求音乐的动力,却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擅长音乐,在我们身边,天生有点“心不灵手不巧”、不擅长演奏乐器的人并不太少,而唱歌水平让人捂耳朵的人也有很多,他们往往会将这种问题归咎于“缺乏练习”、“五音不全”或者“嗓子不太好”。
没错,这种归因在有些时候其实是正确的:虽然音乐几乎是人类的本能喜好,但优秀的歌唱家除了极个别天赋异禀者,几乎都是要靠着“台下十年功”练出来。未经训练的人通常也唱不了太好。而如果声带、舌头或者咽喉部位,曾经发生过某些病变,也确实会影响歌唱的效果。当然,听觉系统如果因为病理性或者其它物理性原因受损,也会在这方面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都是事实。
但,这并不是全部的事实。
在人群之中,偶尔也存在着这样的人:他们无论再怎么喜爱音乐,再怎么努力锻炼,还是会在唱歌时严重跑调。这种人在过去通常只会被简单地归类为“缺乏音乐天赋”,但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医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终于意识到,这其实也是一种“病”,也就是所谓的“失歌症”(Amusia)。
就本质而言,失歌症是一种对音高加工的障碍。研究表明,失歌症者不能觉察旋律中音高变化、旋律的不和协性,以及识别和记忆无歌词的曲调。准确地说,对细微音高差异的辨别力是失歌症的核心缺陷。
在2003年,《蒙特利尔失歌症诊断测验》(Montreal Battery of Evaluation of Amusia)被正式推出,这套测验主要涉及音乐的知觉和记忆,其中包括6个分测验:音阶、轮廓、音程、节奏、节拍辨认以及旋律记忆。如果被试人在6个分测验的平均成绩低于正常人成绩的两个标准差,或前3项分测验成绩低于65分,则被诊断为失歌症者。
根据调查,4%的英国人、5%的美国人患有失歌症,而根据2010年针对117名中国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中国的失歌症发生率为3.4%。虽然这一样本太小,因此难言精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失歌症的存在确实并不算非常罕见。
在2011年12月,医学界正式确立了“失歌症”这一概念,推测与脑部掌握语言、声调的部分有关。而经过对失歌症患者脑部扫描,医学界逐渐确定了造成这一症状的主要原因:颞叶功能不正常造成的声音理解障碍。
对于人类而言,无论要理解音乐亦或是创作音乐(包括演奏和演唱),都必须建立在能够准确地理解音乐的音阶、节拍和旋律的基础上,否则就困难重重。如果只是乐器,尚可以通过死记硬背键位、孔位这样的手段形成肌肉记忆来部分解决问题,但歌唱可就没有这种“便宜事”了。
一旦一名歌唱者无法了解到旋律中何处不协调、不能注意到音调和音阶的变化,那么,要唱出优美的歌曲就不太可能——而更糟糕的是,他或者她本人甚至根本无法认识到这一点。从这个角度而言,《哆啦A梦》里的胖虎,就有很大概率可能是一名没有自觉的“失歌症”患者。
失歌症患者们的听觉系统事实上并没有任何问题,造成失歌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们“听不到”或者“听不清”,而是“听到了,但无法准确理解”。
目前一般被认为,这种状况是大脑左颞叶前端的功能不正常所致:大脑的这一区域主要负责人类对于音律和音调的感知,一旦这种感知失灵,那么,歌唱者就不可能有效地调整自己唱出的曲调,也无法意识到跑调已经发生,更不可能去纠正它了。毕竟,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正在以“正常”的音调歌唱。
虽说听上去有点难以置信,但所谓的失歌症不过是诸多大脑功能性障碍的一部分。因为遗传导致的脑组织异常、外力造成的挫伤和淤伤、疾病(脑淤血、脑瘤、卒中)等等因素都可能损害大脑本身的功能,引发这类障碍。而“纤细”的认知功能更是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受损。
除了损害理解声音的能力、导致失歌症之外,颞叶受损还可能引发语言理解能力混乱,从而导致更加糟糕的失语症;顶叶部分如果受损,则可能引发上肢和下肢活动能力的丧失,造成瘫痪,或者诱发空间障碍;而位于大脑前端的额叶如果被破坏,则可能引发失禁、面瘫、表达困难,乃至情感淡漠和思维能力衰退。另外,由于脑损伤引发的听障也确实可能造成人类无法准确听到(而不是理解)声音,从而以另一种方式造成歌唱的“跑调”。
总之,在各种各样的脑部病变中,“失歌症”并不算是最严重的一种,虽然它或许是较为普遍的。而一些并非病症的原因——比如说心理问题,也会让人唱歌跑调。不过,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要唱歌和音乐能给自己带来一丝乐趣,跑不跑调又有什么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