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想带货,但条件不允许?_ZAKER新闻
雷军想带货,但条件不允许?_ZAKER新闻
这段时间,雷军前往巴黎出差,在短视频里意外又展现了一波 " 带货天赋 ",据悉,雷军同款充电宝、耳机、墨镜甚至辣酱……无一不火,正如雷军当初无意间让凡客起死回生,大佬一个细微的举动,够普通品牌忙活半辈子。
如果说互联网的尽头是带货,那雷军就是直播带货界的 " 沧海遗珠 ",翻看其抖音评论区,不少人苦口婆心地劝雷总带货。雷总从善如流,近日,雷军在个人抖音号的商品橱窗里上线了首款带货产品:小米手环 9。
终于开启 " 带货 " 征程的雷军,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高人气。
据悉,拥有 2800 多万粉丝的雷军,其小米手环在橱窗里的跟买人数只有 3000 人,目前,雷军甚至下架了带货产品,商品橱窗重新归零。雷军带货之前,网友沸反盈天,但当大佬真的开始带货,买单的人却并不理想。
还有雷军带不动的货?
在顶流的橱窗里短暂地出现了一瞬,不知是小米手环的幸运,还是整个手环市场的不幸。首先,谁也不能否认雷军在短视频平台的人气,有媒体统计过,2024 年上半年,抖音粉丝增长量超过 1000 万的只有六个,雷军就是其中一个。
2024 年年度演讲,雷军的直播间人气峰值更是飙到 51 万,累计观看人数高达 1489 万。按理说,这个人气不该带不起区区一款平价手环,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个曾经一举点燃穿戴市场的产品已渐趋没落。
在当前的智能穿戴市场上,手环早已是 " 昨日黄花 ",这大概是连雷军都必须要承认的现实。
回想 2014 年,小米发布了旗下第一款智能手环,一年之内的销量就突破了 1000 万。十年过去,2024 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的出货量将增长 5%,总量或达到 1.94 亿台,但其中,手环的占比急剧下降。
智能手环突然失宠,早在 2020 年就初现端倪,根据权威数据统计机构 IDC 的数据显示,到 2022 年智能手环的销量仅为 1276 万台,同比下滑 27.1%,且销量仅为智能手表的 40%,预计 2024 年,其份额还会持续下降 6%。
而取代手环的,赫然是智能手表。
早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就有机构发布过市场调查报告,彼时,全球共出货了 4170 万只智能腕部设备,智能手表占 3200 万只,智能手环则只有 970 万只,甚至不到同期智能手表出货量的 1/3。数据显示,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在今年有望实现 4% 的增长率,市场份额更有可能达到 46%。
这种市场状态严重影响了小米的智能穿戴业务,或许,雷军一开始在自己的橱窗上架小米手环,是想重新刺激一下销量,谁知未果。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小米在腕间设备的精力就集中在手环上,手表则远远不及。
在手表领域,小米无论在用户基础上,还是在产品创新上都在艰难追赶头部的苹果、三星、华为。多年来,苹果一直稳坐智能手表销量第一。早在 2016 年,Apple Watch 就售出 1190 万只,贡献了全年接近 50% 的市场份额,而到目前总销量已经突破 2 亿块。
但到 2021 年,小米手表也仅到 300 万只的水平。之后的几年,便很难再查询到小米手表的年销量。
当智能穿戴市场的主角从手环换成手表,这让本身在这一业务上就不太扎实的小米无所适从。而放眼整个智能穿戴领域,更令人头疼的是,企业迟迟找不到下一个消费痛点,以小米为例,小米手环更迭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雷军橱窗亮相的那款,已经发展到了第九代。
不止小米,就连苹果的 Apple Watch 也在面临这样的困境。Wristly 公司曾经针对苹果智能手表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 Apple Watch 不是必备之物,甚至其中有近 25% 左右的用户对 Apple Watch 现有的功能表示不满。
小米肉眼可见的想在仅有的产品中,尽量打造更为坚固的消费闭环,然而,雷军亲自下场换来的销量一举击破了这个美好的幻梦。
这也暗示小米,除了轰轰烈烈的造车,也不要忘了其他业务的发展。
雷总的 " 精力 " 不够用了
从雷军开始造车,手机乃至小米其他消费电子 " 失宠 " 的传言就从未断过,今年 4 月份,雷军不得不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表示,自己在汽车业务中投入一半精力的同时,也会分出三分之一的精力来关注手机。
时至今日,雷总的精力还够用吗?
首先,小米汽车走过最热闹诞生期,后续的势头似乎并没有跟上。根据七月份数据显示,小米周销量下滑明显,一度从第七名跌落到第九名,销量降到 0.15 万辆,已被小鹏反超。
从 7 月 1 日到 7 月 7 日,极氪、零跑、小米三家销量分别为 0.38、0.38、0.37 万辆,7 月 8 日到 7 月 14 日小米汽车周销跌回 2300 辆,相较小米 7 月第一周下滑 38%。到了 7 月第三周,小米汽车的销量再次下滑,同比跌幅为 35%,下滑至 1500 台。
汽车这边运气不足,手机业务也大不如前。
2024 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只有 950 万台左右,排名下跌到第 6 名,已滑出前五阵营。IDC 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荣耀、华为、OPPO、苹果和 vivo 这五大厂商合计占据了近 80% 的国内智能机市场份额。
全球范围来看,小米手机全球销量为 4070 万台,虽然排名第三,但市场热度基本要靠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筹谋日久的高端化路线迟迟没有走通。今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 ASP(平均销售单价)微降 0.6%。
只不过,这应该无伤大雅,小米当前只需保证手机业务能持续赚钱便可。毕竟相比掉出前五的手机,未来如何的汽车才更牵动人心。就目前来看,小米汽车除了销量,还要面临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是众所周知的交付能力。
不可否认,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圈已掀开 " 交付大战 " 的序幕。7 月份,各大车企陆续公布 2024 年上半年的交付成绩,其中,问界、理想都实现了单月 4 万交付量,理想在第二季度完成 10 万交付。
蔚来、极氪连续两个月交付破 2 万,小鹏汽车交付同比增长 23.76%。据悉,小米的计划是在今年年底保底交付 10 万,上半年三个月共交付 2.5 万,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小米要做到月均 1.25 万交付。
雷军在社交平台上的活跃,缓解不了车主等待的焦虑。
另外,小米第一部车发布之后,第二部车也被米粉翘首以待。按照网传的规划,小米汽车的发布节奏基本与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更迭保持一致,三年计划发布三款车,2024 年是纯电轿车小米 SU7、2025 年是纯电 SUV、2026 年则是增程 SUV。
但在前段时间的演讲上,雷军却没有对外透露小米第二款车的消息,只在 one more thing 阶段揭晓了一辆基于小米 SU7 打造的巅峰性能纯电车 " 小米 SU7 Ultra Prototype"。对比造车圈一贯的高调,多少有些不同寻常。
或许,一辆小米 SU7 占据了雷军太多心力,尚且无暇分顾其他。
追求网红人设是产品与创始人的价值错位
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在整个企业圈人人羡慕雷军时,太红的雷军也多了些 " 烦恼 "。有关 " 企业家化身网红,究竟是好是坏?" 的讨论一直是社交平台上激烈的话题之一。就连雷军自己也担心,当个人光环太盛,是否会对小米不利。
首当其冲的就是,小米汽车背后的研发与创新,极有可能因为创始人本身的强大符号,被消费市场所忽略。一直以来,小米对汽车的研发投入都让雷军引以为傲,在央视的一则采访里,雷军直言一般车企造一辆车,总计投入 300 人至 400 人以及 10 亿至 20 亿元的经费。
但是,小米汽车的第一辆车整体投入了 3400 名工程师,研发费用超 100 亿元,是寻常车企十倍以上的投入,然而目前,雷军是整个小米公司最火的 " 产品 ",人气碾压汽车、手机,这样自然容易掉进一个价值 " 误区 ":
雷军本人的价值,远大于企业创造与产品本身。
当然,不止普通消费者会这么想。从当前大佬集体模仿雷军当网红的热潮也不难看出,这个雷军本人都不想看到的事还是发生了:产品与创始人价值已发生错位。不少人将营销逻辑本末倒置,一心想用自身的人气流量来带动产品的市场未来。
以近来频繁在社交平台上现身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为例,据悉,魏建军曾公开直言企业营销不当导致旗下哈弗 H6 销量不佳。
过去几年里,哈弗 H6 的确是长城汽车的当家车型。数据显示,哈弗品牌在长城汽车的销量占比常年在 70% 左右,哈弗 H6 占哈弗品牌的销量则在三到四成左右。最高时,哈弗 H6 系列一年就卖出 58 万辆。从产品推出至今的 13 年间,哈弗 H6 累计销量约 400 万辆。
这款车也一度连续 108 个月,在中国 SUV 市场蝉联销量冠军。
但在今年,哈弗 H6 月均销量已跌至不足 2 万辆,排名也一落千丈,1~4 月,哈弗 H6 累计销售 7.4 万辆,不及曾经单月销量。魏建军似乎将这种落差发生的原因大半归咎到营销上,本人开始触网也是为了让哈弗重回当年佳绩。
但真的是营销之过吗?其实未必。营销的基础应该是先打造好产品力,不然营销越好,翻车越快。
首先,长城本身的新能源转型之路就进程缓慢。当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攀升已经一年多了,哈弗也没有及时推出主流新能源产品,直到 2022 年 9 月,才推出哈弗 H6-PHEV。
此外,哈弗系列的创新也被人诟病已久。甚至早年间的 " 套娃 " 造车,让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失望至极,如今随着国产新能源势力的崛起,可选择的空间增多,H6 受到影响也在意料之中。
其实一个企业产品的衰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如何依靠创新的迭代升级来延缓这种衰落,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从营销上寻找解决办法。
但很遗憾,现在很多企业家被一些所谓网红大佬们带偏了。
很多人把流量营销想的过于神话,把网红企业家想的过于无所不能,甚至包括企业家自己也过于神话网红人设。但是,如果一家企业上至老板下至整个团队,都如此认为,那这个企业价值观是不健康的,很容易发生病变。
雷军似乎意识到这一点了。面对泼天的流量,学会克制是企业家的优秀品质。而有些企业家却还沉迷于做网红,甚至全职做起了网红。这就是差距。
但问题是,很多大佬公然对网红人设的膜拜、对流量万能论的吹捧,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年轻人心目中 " 网红梦 " 的执念。
而今,眼见大佬一个接一个当起了网红,甚至对着镜头讲起了荤段子,在天然慕强的年轻人心里,想做去直播带货的大学生,恐怕只会更多了。
道总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同名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daotmt)。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