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小岗村现状(小岗村为什么成为骗子村)
真实的小岗村现状(小岗村为什么成为骗子村)
在中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自称为“农耕民族”,数千年来祖祖辈辈在土地上辛勤耕种,孕育出了如此强大而繁荣的国家。农村是农民聚居的地方,也是中国最小的行政单位,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直到今天中央一号文件还是会从以农村为主的“三农问题”为切入口。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讲一下一个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村子,小岗。小岗村曾被视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是后来的小岗很快就从神坛上跌落,出现了一个“吃饱饭,富不了”的怪象。即便是在今天,小岗村的故事,依然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
大家比较熟悉的桥段是1978年11月24日深夜,小岗村18户农民聚集在村民严立华家里秘密开会,最终18个人签字、按手印一致同意进行“包产到户”,把地分给每一户耕种。原则上,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
当然这个协议是要绝对保密的,因为在当时这会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犯法。
结果第二年,小岗村就取得了大丰收,粮食产量是前5年的总和,榨出的油是前20年的总和,包产到户的效果立竿见影。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可能会认为正是由于小岗村的这一创举,为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序幕。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小岗村并不是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早在他们之前国内就有包产到户的先例,而且不止一个。还有谁在小岗村之前试水,我们稍后会讲到,这个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时普遍实行的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民间正在冒险偷偷地突破束缚,小岗村只是一个代表。
就在小岗村秘密会议二十多天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着重讨论了农业改革问题,对包产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就是说,在那之前就已经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拿到三中全会上的时候,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草案。
我们可以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这两个草案实际上是非常大的突破,明确规定了可以包产到组,实行按劳分配,甚至可以实行超产奖励。相对于此前的绝对平均分配,已经放得非常宽松了,以至于相关部门向下推行的时候,都有些怀疑。
不过,中央文件也明确规定了“不允许分田单干,不允许包产到户”,这个红线没敢突破。
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将“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改革”也就为了指导思想,而处于最基层的农村有着最强烈的改革欲望,因为再不改就真的要饿死人了。
第二点就是在1978年发起的那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了当时最为响亮也是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尽管朴素的农民可能并不明白什么是真理标准,但是这种氛围为农业改革做了重要铺垫。
到了1979年,全国各地都已经开始了联产承包的尝试,不过大多数还是包产到组,这种形式当时被称之为“大包干”。与此同时,关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烈争论一直在持续,赞成的和反对的都有。
争论的焦点还是“包产到户”,因为当时确实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并且效果还不错,但是传统的思想意识还是不能一下子转变过来。
当时安徽省的农业改革走的比较快,安徽省第一书记万里非常关注也很支持这种改革。
1979年12月,凤阳县县委办公室秘书吴庭美写了一篇调查报告,名为《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详细介绍了小岗村实行秘密包产到户所产生的明显效果。
小岗村的行动实际上是在高度保密状态下进行的,丰收了也不敢张杨,外界根本不知道。但吴庭美了解所有情况,因为他就是小岗村人。
吴庭美将报告交给了县委书记陈庭元,陈庭元看过之后感觉这个典型非常好,于是提交给了万里。
1月24日,万里就带人赶赴小岗村进行调研,万里看到了小岗村在一年内取得的惊人成绩之后,深受感动,当场就下令批准小岗村按照这种模式公开干五年。
尽管受到了万里表扬,包产到户也公开了,但那时小岗村还没有出名,反倒没有来安县魏郢队的包产到组、肥西县的山南公社的包产到户以及凤阳大包干有名气。
1980年12月,新华社记者张万舒二次深入小岗村,详细了解了小岗村进行包产到户实验的过程。后来他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了新华社刚刚创立的一个《瞭望》杂志上,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中国,有这样一个村庄》。
正是这篇文章,小岗村成为了自那以后中国最有名的网红村。1981年开始,安徽省开始推广小岗经验,全国各地都派人前往小岗村学习取经,1982年中央1号文件对包产到户予以了肯定。
1983年,中央正式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向全国,而标杆就是小岗村。
从那时开始,小岗村就成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甚至成为了安徽省最出名的一张名片。小岗村从此开始接待全国各地甚至来自国外团体的参观,按照现在的说法,妥妥的“网红打卡地”。
但是,巨大的荣耀光环并没有推动小岗村继续前行,反而成为了小岗村停滞不前的最大障碍。
七十年代末,小岗村成为全国农村中少有能“吃饱饭”的村庄,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过了三十年,小岗村竟然还是基本停留在“吃饱饭”的水平上。
大家提到小岗村都会自然而然地将其和“改革”挂钩,但是小岗村基本上和“富裕”二字不沾边。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为什么率先打破常规,敢于改革的小岗村,却富不起来。据统计,在2012年的时候,小岗村村民的人均收入甚至达不到凤阳县农村的平均标准。
这种情况的时间跨度很长,中间的情况也很复杂,我们不再展开,只简单进行总结一下。
笔者通过分析各种资料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
安徽省将小岗村做为自己的名片,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是他们似乎也仅仅只是将其作为名片而已,并没有在小岗村发展上面下功夫。所以,小岗村几十年里都在重复地讲同一个故事。
有很多人觊觎小岗村的品牌价值,与小岗村展开合作,上了很多项目。但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小岗村的名气,顺利地拿到拨款、补贴和土地。他们也毫不关心小岗村的发展和村民的死活。甚至出现过强迫村民卖地的情况。 缺乏坚决人物。安徽省曾为小岗村安排过多位优秀干部担任村支书,但是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沈浩,沈浩确实为小岗村做出了很大贡献,最后累死在了小岗村,年仅45岁。
小岗村主干道两旁的两层小楼就是沈浩帮助村民盖起来的,不过这不是沈浩带领村民创业增加收入盖起来,而是沈浩引来了财政拨款,给每户村民补贴2万块钱盖起来的。按照当时的话说,沈浩只是在为小岗村“输血”而不是“造血”。
并且这种“输血”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沈浩原本是安徽省财政厅的干部,他在争取财政资金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他到小岗村原本是来锻炼的。
小岗村始终没有出现如郭凤莲、王庭江之类的人物,带领村民通过艰苦奋斗走上致富路,人的因素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其重要的。
小岗村作为“中国改革第一村”,最早吃饱饭,但却迟迟跨不进富裕门,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最真实的国情,我们不应该仅仅只听到赞歌。
另外补充一个知识点,小岗村并不是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村子,1978年春天山东省东明县的一个村子,以及9月份肥西县的一个村庄都秘密进行了包产到户。巧合的是这两个村子都拥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小井”。